概念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研究为例

概念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研究为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解析俄罗斯科学院课题组概念分析转变及关键概念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在综合把握西方语言哲学和俄罗斯语言哲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从早期逻辑分析向中后期概念分析的转变历程,深入总结了课题组在概念分析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理论探索,系统综述了课题组对命运(судьба)、行为(действие)、真(истина)、时间(время)、人(человек)、运动(движение)、空间(пространство)、善(добро)、始/终(начало/конец)、宇宙/混沌(космос/хаос)、美(красота)、数(число)、游戏(игра)、谎言/幻想(ложь/фантазия)等关键概念的分析实践,整体观照了课题组通过探讨同一场域概念在语法形式、语词、词组、语句、篇章等层次单位及言语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来揭示概念文化和认知内涵的研究思路,以期对汉语概念分析提供借鉴。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走向概念分析的“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

第一章 西方语言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古典本体论哲学时期

第二节 近代认识论哲学时期

第三节 现代语言哲学时期

第二章 俄罗斯语言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莱蒙诺索夫的奠基者角色

第二节 循旧派与创新派之争

第三节 形式主义的研究方向

第四节 心理主义的研究方向

第五节 本体论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 关于“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

第一节 课题组的成立

第二节 语言学研究中的逻辑观念

第三节 研究转向:逻辑分析→概念分析

第四节 课题组的概念分析

本编小结

第二篇 概念分析:理论探索

第一章 概念分析的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概念

第二节 概念与相关术语的区分

第三节 概念的结构

第四节 概念的选择

第二章 概念分析的认识论

第一节 概念分析的哲学出发点

第二节 概念分析的符号学立场

第三节 概念分析的目的论特点

第三章 概念分析的方法论

第一节 分析内部形式

第二节 分析抽象名词的隐喻搭配

第三节 同义辨析

第四节 民族文化对比

第五节 场性分析

第六节 句法表现分析

本编小结

第三篇 概念分析:实践研究

第一章 概念分析的发端概念

第一节 关于судьба(命运)

第二节 关于действие(行为)

第三节 关于истина(真理)

第二章 概念分析的背景概念

第一节 关于время(时间)

第二节 关于пространство(空间)

第三节 关于человек(人)

第四节 关于движение(运动)

第三章 概念分析的核心概念

第一节“истина(真)——добро(善)——красота(美)”的三位一体特征

第二节 关于добро(善)

第三节 关于красота(美)

第四章 概念分析的边缘概念

第一节 关于начало(始)/конец(终)

第二节 关于космос(宇宙)/хаос(混沌)

第三节 关于число(数)

第四节 关于игра(游戏)

第五节 关于ложь(谎言)/фантазия(幻想)

第六节 关于肯定(ассерция)/否定(негация)

本编小结

结语

附录一 “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论文集清单

附录二 本书术语索引

附录三 中外人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概念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研究为例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勇。

得书感谢您对《概念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研究为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工匠精神理论与实践教程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两部分,共八章,内容包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工匠精神的历史与发展、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培育路径、工匠精神与职业法律保障、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规范、工匠精神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匠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
网事在心——网络的心理影响及行为分析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网民的心理行为规律及其表现,力求从独特视角分析网民的各种心理行为表现,如思维及行为习惯,情绪反应特点,思维与行为跨界的作用及网民的创造力表现等问题。
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于英美学者理论的分析 电子书
本书着重梳理和分析了活跃在英美地区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整体叙述上遵循了“具体的总体”研究方法,在总体层面,分析了英美学者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心路历程、研究方法、理论特征和学术影响;在具体层面,分析了五种思潮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个性化内容。
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 电子书
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将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融合发扬。
宗教教化与西南边疆经略:以元明时期云南为中心的考察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中国文化儒、释、道三系如何在元明两朝政府经略云南的综合工程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历史作用,上篇重点关注以佛教禅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如何配合元朝政府在云南首度建立行省之后,通过融合南诏、大理以来土著阿叱力教,在云南成功确立起以中原教化形式为主流的教化传统,下篇着重讨论明代在前期治滇基础上,全面推行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原教化传统,并最终成功确立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