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马克思人的本质视角下的自由观探究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重要观点,指出人是在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其现实的规定性的,因此社会关系对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地位、生存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制约着人的自由个性及其实现程度。由此本书从社会关系视角反思马克思的自由观,以此对其自由观进行新探索。在近代,市民社会构成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因此对近代人的自由理解,就不能脱离对市民社会的考察与批判。这构成我们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背景。其次,本书从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比较中,突显出市民社会批判对马克思自由观生成中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由理论的批判与超越,进而指出:正是从市民社会批判的角度来考察人的自由,马克思才能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及其不自由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超越市民社会、超越政治解放,提出社会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市民社会批判:理解人的自由的重要维度
第一节 社会关系与人的自由
一 对马克思自由观理解的不同维度
二 对人的本质的现实理解:社会关系中的存在
三 人的自由理解的社会关系视角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对人的自由的片面理解
一 传统社会的特点与对个体的束缚
二 市民社会基础上对人的自由的理解
三 市民社会中所确立的人的自由的局限性
第三节 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根本视域:市民社会批判
一 市民社会与政治解放
二 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
三 社会解放与人的自由的真实理解
第二章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批判及其自由观
第一节 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界定
一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概述及其理论地位
二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定位
三 市民社会建立的前提
四 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
五 市民社会理论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市民社会背景下黑格尔对人的自由理解
一 黑格尔对人的法权自由的一般理解
二 黑格尔立足市民社会对人的自由的解读
三 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的性质
第三节 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片面性:黑格尔的批判
一 自由优先原则引起的社会的贫富分化
二 对贫困的解决与市民社会深层局限的揭示
三 物质自由追求与精神自由追求的失衡
四 生产过剩与市民社会内在逻辑的揭示
第四节 伦理共同体与黑格尔的自由理想
一 对人的自由的更高理解:伦理共同体中的自由
二 黑格尔伦理思想的来源:古希腊伦理与基督教伦理
三 伦理共同体对异化关系中自由的超越
第三章 市民社会批判视域中马克思自由观的确立
第一节 前“市民社会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自由观
一 对自由问题的初步关注:原子自由与自我意识理论——“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
二 市民社会中物质利益冲突与思想转向——“《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
三 社会政治结构的历史研究及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克罗茨纳赫时期”的历史政治研究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超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
一 自由理解的新地基: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重建
二 对立法权的批判及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对立的揭示
三 对王权与行政权的批判
第三节 对政治解放局限与市民社会异化关系的初步揭示——《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一 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
二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异化的分析与批判
三 从政治解放走向社会解放
第四节 市民社会批判的双重视域与共产主义理想的确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 对市民社会自身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与批判
二 对异化关系中自由的深入批判:异化劳动理论
三 市民社会矛盾根源的揭示与共产主义理想的确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市民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于永成。
得书感谢您对《市民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