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为各类组织及个体如何应对剧变时代与顽劣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及工具。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所提出的“环境系统×问题”分析矩阵,帮助读者判别其处境的本质特征,并理解为何共创(Co-creation)是越来越重要的应对范式。作者结合理论演绎与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对共创的范式与概念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本书读者对象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中的各层级管理人员与行动者,以期帮助其更好地借助共创的力量,激发跨界互动与协同创新,促进创新的螺旋升级曲线。
作者简介
作者王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社会行动与创新实验(SAIL)创始人,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跨界创新领导力(IDEAS)首席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创新实验室(Ci-Lab)创始人。研究领域包括组织学习与创新、跨界创新领导力等。
除研究和教学外,王超教授具有多年国际机构管理和领导经验,曾出任数家著名国际机构在中国的COO、CEO和首席代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言 共创是个好方法
前言
第一章 共创的大背景: 当剧变时代叠加顽劣问题
1.1 黑天鹅、灰犀牛、疫情与ChatGPT:冲击背后的共性
1.2 复杂性理论:从简单、机械复杂到超级复杂
1.2.1 还原论与系统论
1.2.2 复杂性理论
1.2.3 认知破局:区分环境与问题
1.3 剧变时代:当VUCA成为“常态”
1.3.1 常态性 VS 易变性
1.3.2 可决定性 VS 不确定性
1.4 顽劣问题:集“反身性”与“生成性”于一身的问题
1.4.1 清晰性 VS 模糊性
1.4.2 稳定性 VS 生成性
1.4.3 完备性 VS 反身性
1.5 一个基于“环境系统—问题”矩阵的分析框架
1.5.1 “环境系统—问题”矩阵的象限特征
1.5.2 “环境系统—问题”矩阵下的应对思路
1.6 元能力的重要性:向内求索
第二章 范式演变: 从“牛顿世界”转向“量子世界”的求索
2.1 关于范式:如何认识问题并寻找答案
2.2 经典分析范式:“捞起游泳池里的一颗石头”
2.3 复杂环境与权变范式:“捞起湍急河流中的一颗石头”
2.4 顽劣问题与迭代范式:“捞起游泳池里的一条鱼”
2.5 复杂环境、顽劣问题与共创范式:“抓住湍急河流中的一条鱼”
第三章 共创时代的到来: 关乎所有个体与组织的创变
3.1 从“机械思维”到“量子思维”
3.1.1 机械思维缘起
3.1.2 量子思维涌现
3.1.3 两种思维对比
3.2 何为共创:解构与重构
3.2.1 共创逻辑的多方涌现
3.2.2 价值共创的运用场景与内涵拓延
3.2.3 共创理念下的创新范式
3.3 共创范式的内涵阐释
3.3.1 共创范式的现代内涵
3.3.2 共创导向的特征表现
第四章 共创的前提: 多元利益相关方的汇聚
4.1 跨界组织与多元利益相关方
4.2 共享愿景:“让大家看到同一个月亮”
4.3 共创组织与沟通:松散型组织的兴起
4.3.1 松散型组织与共创
4.3.2 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
4.3.3 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机制
4.4 召集节点与网络途径
4.4.1 召集者与参与者
4.4.2 形成共创社群
4.4.3 关键多数原则
4.5 三圈共创设计:兴趣圈、工作圈、共创圈
4.5.1 三圈定义与特征分析
4.5.2 圈际流动与圈层交互
4.5.3 共创社群的动态运维
4.5.4 实例:企业能人与乡贤的角色切换
第五章 共创的支持条件 ——场域的力量
5.1 场域:“围炉煮茶”下的意识连接
5.1.1 场域理论
5.1.2 场域与共创
5.2 催化空间:让连接与互动变得更容易
5.2.1 催化的关键要素
5.2.2 自我催化、他人催化与群体催化
5.2.3 催化的组织形态
5.2.4 乡村足球场:催化型场域实例
5.3 学习空间:修炼关于学习的元能力
5.3.1 学习空间的内涵特征
5.3.2 行动学习、参与式学习与知识迭代
5.3.3 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空间
5.4 使能空间:个体创造力的唤醒与激活
5.4.1 使能的条件与过程
5.4.2 使能型领导力
5.5 关于创缘:共创碰撞下的奇妙“惊喜”
5.5.1 创缘的内涵特征
5.5.2 创缘与共创
5.5.3 创缘激发与场域营造
5.5.4 创缘中的直觉性思维
第六章 共创的过程: 从线性计划环到螺旋式的跃迁曲线
6.1 共创螺旋:传统线性规划的颠覆
6.2 原型(Prototyping):快速建立行动脚本
6.2.1 跨界情境下的微观互动
6.2.2 创新的流现
6.3 试验(Experimenting):多元主体的协同探寻
6.3.1 协同的试验行动
6.3.2 在地适应性原则
6.4 反思(Reflecting):行动与思想的互反馈回路
6.4.1 反思式评估
6.4.2 干中思
6.5 迭代(Iterating):迈向成功的螺旋式跃迁
6.5.1 内容的迭代
6.5.2 社群的迭代
第七章 共创工具包: 日常技巧与运用
7.1 共创工作坊
7.1.1 共创工作坊的场景与设定
7.1.2 “视觉记录”与共同看见
7.1.3 共创工作坊的运作过程
7.2 欣赏式探寻:从“问题导向”到“愿景驱动”
7.2.1 欣赏式探寻与共创
7.2.2 欣赏式探寻的过程与阶段
7.3 圆圈分享:无顺序、无等差的沟通方式
7.3.1 圆圈分享的基本原则
7.3.2 圆圈分享实例
7.4 世界咖啡:轮转碰撞中的“桌主”
7.4.1 世界咖啡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7.4.2 世界咖啡在共创中的作用
7.5 3D建模:立体、具象的启示法则
7.5.1 3D建模的基本介绍
7.5.2 3D建模在共创中的作用
7.5.3 共创工具的组合应用
第八章 共创未来: 战略与实践演绎
8.1 可持续价值与共创范式
8.1.1 剧变时代下,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8.1.2 可持续金融主题下的共创实践
8.1.3 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体系创新的共创实践
8.2 乡村振兴、“碳中和”战略与共创范式
8.2.1 乡村振兴的共创应对
8.2.2 “乡村振兴·村长工作坊”:企业家、专家学者与村主任的共创结晶
8.2.3 “双碳”战略与共创范式
8.2.4 碳中和目标下气候投融资的挑战与应对
8.3 剧变时代下的企业战略变革与共创范式
8.3.1 战略管理的范式变革
8.3.2 企业共创的前沿案例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共创:剧变时代顽劣问题的应对之道是202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超。
得书感谢您对《共创:剧变时代顽劣问题的应对之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