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通贯的《孝经》学发展史。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新近出土文献,采取经学与哲学结合的方法,梳理《孝经》学发展的义理脉络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内在关联,尝试在文献的掌握、思想史的分析、《孝经》学本身问题意识的寻绎等方面实现突破,深刻揭示《孝经》与儒家孝观念的真精神,澄清近代以来附加在《孝经》与孝观念乃至儒学、中国文化之上的一些误解;并通过对现代性忧患的分析,在古今之辨的视域中,彰显儒家孝思想蕴含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经学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孝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 《孝经》的文本与义理——基于传世、出土文献的参证
第一节 “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的思想脉络
第二节 《孝经》与《曾子》中的五等之孝
第三节 《孝经》、颜氏之儒及其他
第二章 《春秋》与《孝经》相表里——汉代的《孝经》学
第一节 董仲舒的《孝经》学
第二节 致太平与总会六经:郑玄的《孝经》学
第三章 儒法之辨与《孝经》诠释——魏晋至唐代的《孝经》学
第一节 《古文孝经孔传》的文本与思想
第二节 刘炫《孝经述议》与魏晋南北朝《孝经》学
第三节 公天下的隐没与忠君的凸显:唐《孝经注疏》新探
第四章 孝理、孝行与本心——宋元时期的《孝经》学
第一节 孝理与孝行:契嵩的佛门《孝经》学
第二节 程颐的《孝经》学
第三节 朱熹《孝经》学探微
第四节 程朱一脉《孝经》学之侧面:项安世、童伯羽与黄震
第五节 陆杨心学派的《孝经》学
第五章 孝即良知与汉宋兼采——明代的《孝经》学
第一节 从良知学到《孝经》学
第二节 泰州学派杨起元《孝经》学考论
第三节 吕维祺《孝经大全》和会朱陆的注释特色与以经解经的解经原则
第四节 黄道周的《孝经》学——以《孝经集传》为中心
第五节 《孝经》“严父配天”义与嘉靖帝明堂配享改制
第六章 家国天下的关切——清代以降的《孝经》学
第一节 重“行事”与“顺天下”:阮元阮福父子的《孝经》学
第二节 阐明三纲之义:曹元弼的《孝经》学
第三节 章太炎“新四书”体系中的《孝经》学
第四节 家、国、天下之间:熊十力的《孝经》观和孝论
结语:孝与现代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孝经学发展史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刘增光。
得书感谢您对《孝经学发展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