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在理论上试图全面阐释“消费—生态”悖论。

内容简介

书中揭示生态伦理、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方式的内在关联,对生态消费伦理观开展富有创新的理论探讨;在实践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成果与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并制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体现生态消费伦理理念和中国特色的新型消费模式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

作者曾建平,1967年生,江西新干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井冈山大学副校长,200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出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伦理学理论及应用伦理学、特别是环境伦理学等方面研究。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伦理学会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总 序

引 言

一、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消费—生态”悖论

二、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消费—生态”悖论

三、国内学者视野中的“消费—生态”悖论

四、“消费—生态”悖论研究的思考

第一章 “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解读

一、消费需要与生态需要

二、消费者主权与责任

三、“生态人”何以可能

四、“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意蕴

第二章 “消费—生态”悖论与人类文明

一、“消费—生态”悖论与渔猎文明

二、“消费—生态”悖论与农耕文明

三、“消费—生态”悖论与工业文明

第三章 “消费—生态”悖论的当代镜像

一、消费方式异化的伦理辨析

二、消费结构失衡的道德风险

三、消费取向偏颇的价值调节

第四章 “消费—生态”悖论的实例分析

一、宰食动物的道德边界

二、交通出行的伦理维度

三、家居生活的理性抉择

四、公共消费的价值视域

第五章 “消费—生态”悖论的文明视野

一、主体文明的视野:消费与个体幸福

二、社会文明的视野:消费与社会进步

三、生态文明的视野:消费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章 “消费—生态”悖论的价值超越

一、合是:本真消费的界定

二、合度:低碳消费的辩护

三、合宜:绿色消费的追问

四、合道:文明消费的探求

第七章 “消费—生态”悖论的化解之道

一、“消费—生态”悖论的化解:基本思路

二、“消费—生态”悖论的化解:政府之职

三、“消费—生态”悖论的化解:企业之责

四、“消费—生态”悖论的化解:公众之行

参考文献

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建平。

得书感谢您对《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发展伦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范式与理论研究、现实与问题反思两个角度,对发展伦理学进行研究。
工匠精神理论与实践教程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两部分,共八章,内容包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工匠精神的历史与发展、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培育路径、工匠精神与职业法律保障、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规范、工匠精神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匠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 电子书
探讨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相关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国际上指责马克思“忘却了自然”的观点以有力反驳。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