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对鲁迅生命整体性观照中,阐明鲁迅作为现代信仰者的生命历程是本书的中心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鲁迅研究加以宏观观照,提出了鲁迅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深层问题——为什么只有鲁迅成为了"这样的战士"?带着这一问题,对欧洲历史上近两百年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具体梳理,透视了他们重塑现代人类生命信仰的卓绝努力,摄取到现代人类生命信仰的两大内核——精神层面中的超越虚无之思,实践意义上的超越虚无之行,指出正是在“穿越虚无——创造意义”这一重大的现代人类精神问题上,鲁迅与欧洲数代存在主义思想家有着共同的生命基元。

在这一视野下,本书对鲁迅一生的生命历程、思想历程作出了一种新的划分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留日鲁迅”、“沉默鲁迅”、“呐喊—彷徨—野草”时期的鲁迅以及“左翼鲁迅”、“杂文鲁迅”提供了一种具有整体性、有机性、体系性的新阐释。

作者简介

作者彭小燕,湖南零陵(永州)人。1990年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硕士研究生班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自2005年7月起供职于汕头大学文学院。曾在《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价》、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存在主义与中国的鲁迅研究

导论 重塑现代人类的生命信仰

第一章 鲁迅生命本体的初成(1881-1908)

第一节 “阳光”与“阴影”:1898年之前的“鲁迅天地”及其在鲁迅生命中的地位、影响

第二节 直逼生命信仰境界的思想构建:1907、1908年间出场的鲁迅精神本体

第二章 “遭遇虚无与超越虚无”:鲁迅生命的“危机、锻冶——自救、升华”时期(1909-1925)

第一节 见证国民生存困境、透视国民生存虚无:“沉默”鲁迅的精神重构(1909-1917)

第二节 遭遇虚无、沉潜于虚无与“抗击-超越”虚无:鲁迅自我生命的困境、危机与自我救赎、自我升华(1909-1925)

第三章 一个现代信仰者的生命实践:鲁迅“战士真我”的自觉践履时期(1926-1936)

第一节 “战士真我”的自觉践履,现代生命的自我救赎:“杂文鲁迅”与“左翼鲁迅”

第二节 在“批判-解构”中守卫“生之大爱”:鲁迅杂文的三层批判尺度

结语 鲁迅生命的启示:走向现代人类的生命信仰,走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救与“警世”之路

后记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小燕。

得书感谢您对《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视野的中国古代科技 电子书
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的总结。
北师大的校友们(下) 电子书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底蕴深厚,学脉渊远,学风纯正,启迪陶冶了一大批北师大学子。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出校门,走向神州大地,在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百余年来,这些北师大优秀的校友们,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为北师大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着力量。为迎接学校120周年华诞,北师大校友会联合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编写了《北师大的校友们》一书。本书由周作宇、陈光巨担任主编,以“校友回忆”“校友讲演”“校友风采”为题归
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电子书
打开英国社会的变迁群像,揭示虔诚而又纠结的文明底色。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电子书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神话的文化解读、儒道思想的考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本质的研究、历史专题研究等等方面。全书以论文的形式,并通过一个“精神”的视域对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一探本寻真式的考察,以便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何为“中国性”给予必要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