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理论视野下的朱光潜美学

多元理论视野下的朱光潜美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清晰展现了朱光潜美学的“多元理论有机融合”的基本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在朱光潜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朱光潜美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及美学的关系、朱光潜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关系这三大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内容有:朱光潜美学与中国儒道传统、与中国晚明文学传统以及与近代王国维美学的关系;朱光潜美学与西方近代审美心理学、与康德哲学美学以及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关系;朱光潜美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做出的贡献,包括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学大讨论”中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统一”和实践论美学观点;晚年致力于人道主义、人性论、“共同美”的美学探索。

作者简介

作者曹谦,男,1971年12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和文学理论史研究。

主持的科研项目有: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项目《后期(1949年后)朱光潜美学研究》、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多维美学思潮对话中的朱光潜美学研究》(12YS002)等,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探索与争鸣》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1937年前后左翼对朱光潜的批判》,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2010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第一章 朱光潜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朱光潜美学中的儒道关系新论

一、“人生艺术化”的理想

二、朱光潜的儒家精神

三、被儒家化的陶渊明

四、短暂的道家回归与更强烈的忧患意识

五、朱光潜的“儒道互补”与“外道内儒”

结论

第二节 朱光潜的京派文艺观与晚明文学趣味

一、趣味文学观与“人生艺术化”

二、京派文学趣味在理论上的集大成者

三、京派的文学趣味与晚明“性灵”文学的互文性

四、京派与晚明公安竟陵派联系与区别的发生学探究

附录: 冲淡平和的静穆之美

第三节 朱光潜美学的王国维身影

一、朱光潜对王国维美学历史地位的评价

二、青年朱光潜走上美学之路与王国维美学之关系

三、朱光潜《诗论》对王国维美学的批判性接受

四、朱光潜在文艺批评、创作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多方面受到王国维的启发

余论

第二章 朱光潜美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及美学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美学与朱光潜前期美学体系之创构

一、朱光潜美学属于审美心理学

二、“悲哀的秀美”

三、“崇高”的“命运感”

四、“美感心理生成链条”

五、“心理距离”

六、“直觉说”

第二节 康德对朱光潜前期美学的基础性影响

一、朱光潜早期美学的西方理论根基是康德美学的非功利学说

二、朱光潜美学中的“崇高”理论来自康德美学思想

三、朱光潜对康德非功利——形式主义美学的质疑

四、朱光潜对康德美学的误读

第三节 朱光潜美学的“存在”意味

一、朱光潜早期美学发生之动因探析

二、从海德格尔存在论看朱光潜早期美学之发生

三、殊途同归:朱光潜后期美学的“实践”观点与海德格尔存在论之比较

余论

第三章 朱光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一节 朱光潜后期美学体系诞生在“美学大讨论”中

一、美的本质争论与朱光潜新美学体系形成

二、朱光潜新美学体系的两大理论支柱

第二节 对朱光潜新美学体系之评价

一、朱光潜新美学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二、朱光潜新美学与前期美学的内在联系

三、朱光潜新美学提出一系列符合艺术规律的重要命题

四、朱光潜新美学的内在矛盾

五、朱光潜与其他派别观点之美学价值评估

附录:美学大讨论“异数”现象探因

一、美学大讨论与“双百”方针

二、美学大讨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三、党中央对美学大讨论进程干预较少

四、朱光潜在美学大论中的独特作用

五、美学大讨论中的人事问题

第三节 朱光潜晚年美学的思想史价值

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立论基础

二、高扬“人”的主体性,确立人道主义的美学内核

三、在新语境下回归审美心理学

四、“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倡经验主义的美学研究

结论

第四节 朱光潜与“形象思维”

一、朱光潜的形象思维论

二、“形象思维”终成一个过渡型概念

三、“形象思维”再考察

四、“形象思维”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

第四章 结语:朱光潜美学基本形态及其三大思想来源

第一节 朱光潜美学发生之中国古典文化根基

第二节 朱光潜前期美学体系之西学面貌

第三节 朱光潜后期美学之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余论 朱光潜美学的多元融合之路及其对当代中国美学方向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多元理论视野下的朱光潜美学是2018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曹谦。

得书感谢您对《多元理论视野下的朱光潜美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香山美学论集(1) 电子书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西方当代美学史 电子书
本书把西方当代美学分成相互关联的三面:1900-1960年的西方现代美学,1960年至今的后现代美学和全球化阶段的美学。本书重点评介了三面相中的近20个大美学流派,及其内含和相关的众多小流派。本书既对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做了呈现,又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和逻辑上的关联。
多元成功路:与农村青年谈人生选择 电子书
谨以此书献给即将、正在或已经走在人生的求学、进城和求职路上,为谋求生活幸福、事业成功而奋斗的广大农村青年们。虽然农村青年出生在农村,但生逢其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因此农村青年的命运不再单一,不再一味地是“北朝黄土面朝天”,农村青年的人生道路也可以是多元的。无论是走出农村进城去,还是留守农村创业致富,抑或是走出大城市进军小城镇……就看他们怎么走,如何走。因此农村青年同样面临着人生的多元选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