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的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网络法的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网络法治研究面临立法困境,信息时代法律体系需建构。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网络全球化的时代中,网络法律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学者那里正在成为一个普适性的话题,并受到一体的关注。正在兴起的信息社会正在创造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集会,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风险。这些新的机会和风险正在对现实和传统的法律制度构成新挑战。正在显现的各种主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这些主题是否仅被一个公分母(即计算机技术)连接起来,或者他们是否导致了一个新的法律领域的出现。这个法律领域可被称为“网络法”或者“信息法”,并且拥有自己的对象和特征。整体上讲,当前国内外关于网络法学尤其是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方面的研究基本相同,都面临着相当的立法、司法、理论尴尬和现实困境:网络空间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愈演愈烈,手段快速异化,传统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司法解释已经相当滞后,大量侵权案件难以进入诉讼程序而被迫撤案,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互联网开创人类生活新时代的同时,也迎来了法律变革的新契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网络刑事法篇

The Flood Tide of Cyberfraud

网络思维的演变与网络犯罪的制裁思路

一、前网络时代的计算机犯罪与刑法应对:计算机软件的出现与保护

二、网络犯罪的两个前期发展阶段:网络作为“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

三、网络平台思维与犯罪空间的生成:当前刑法面临的挑战

四、云技术思维与网络犯罪的代际跃升:初现端倪的挑战

五、网络思维的变革与刑法的调整方向

网络时代的刑法更新和扩容——以侵害技术措施行为入罪化为视角

一、侵害技术措施行为的分类及危害性

二、侵害技术措施刑法评价的现实困境

三、侵害技术措施帮助行为的入罪化考察

四、侵害技术措施帮助行为的入罪化模式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宏观趋势和制裁思路

一、现有的数据犯罪及刑法制裁

二、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宏观趋势

三、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制裁思路

虚拟空间与现实损害——法益保护的前期化及其限制

一、网络犯罪的发生场域:网络空间

二、网络犯罪的历史嬗变:类型划分

三、网络犯罪的认定标准:法益侵害

四、法益保护的延伸:前期化及其限制

网络空间中的技术过失行为初论

一、引论:网络空间中的技术过失及其诱因

二、技术过失刑事责任的基础:技术过失是人的过失

三、网络空间中技术过失的社会危害性评价

四、技术过失的刑法评价及罪刑体系构建

论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假淘宝网诈骗案的思考

一、问题:网络共同犯罪能否成立?

二、现状: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应对

三、思考: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

四、结论:假淘宝网诈骗案成立网络共同犯罪

信息化背景下有组织犯罪集团结构的演进对共同犯罪理论的异化

一、有组织犯罪和网络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二、传统有组织犯罪的结构模式

三、网络有组织犯罪的结构演进

四、网络有组织犯罪集团结构的演化对共同犯罪理论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信息传播“帮助”行为的实质与可罚性

一、服务提供是帮助行为还是实质性的传播行为

二、共犯理论或者中立行为帮助行为理论的适用存在前提性障碍

三、链接行为独立化倾向

网络空间时代“禁止令”的延伸适用

一、刑法禁止令的适用框架

二、网络空间如微博对禁止令适用的全面冲击

三、禁止令在网络空间如微博的具体适用

四、网络空间刑法禁止令适用规则的推广:微博等违法行为人的行政禁止令

“网络暴力”的现状及刑法应对策略——从“网络打手”谈起

一、“网络暴力”的现状解读

二、“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性解读

三、当前刑法应对“网络暴力”的对策梳理

四、“网络暴力”刑法应对的策略构建

网络诽谤与言论自由的边界

一、网络诽谤的界定

二、网络环境下公民的言论自由

三、言论自由限制的例外

信息时代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一、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状解读

二、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评价争议

三、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思路

网络空间中寻衅滋事罪的行为类型——以网络大V“边民”董如彬一案为切入点的分析

一、典型案例:“边民”董如彬一案

二、案例分析:董如彬何以构成寻衅滋事罪

三、延伸思考:寻衅滋事的其他行为是否行之于网络空间?

网络犯罪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刑事诉讼的挑战与制度应对——兼评美国“肉食者”以及“棱镜”等监控项目的前世今生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刑事侦查的挑战与制度应对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挑战与制度应对

三、我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制度改革

简论电子证据制度创新

一、引言

二、电子证据的内涵与本质

三、电子证据的定位制度

四、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全制度

五、电子证据的审查评断制度

六、电子证据的定案规则

七、小结

网络民商事法篇

网络经济下反垄断法实施困境探析

一、网络经济内在特性本身导致的困境

二、网络产业政策与反垄断竞争政策冲突引起的困境

三、反垄断法不确定性带来的困境

四、余论

网络经济时代反垄断执法的应对思路

“三网融合”的管制与法制对策

一、三网融合及其对现有管制与法律秩序的冲击

二、三网融合引发管制改革

三、三网融合引发法律变革

四、我国的对策

“百度事件”的反垄断法新思考

一、百度相关行为究竟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二、法院是否可以认定百度的垄断行为?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否可以分拆百度?

四、政府应当如何处理竞争排名行为?

商务部审查企业联营的基本分析框架建构①——以P3联盟案的禁止为例

引言:问题的提出

一、实体层面的审查:判断企业联营对竞争的影响

二、程序层面的审查:控制企业联营对竞争的负面影响

三、针对规制模式的考量:对企业联营更为谨慎的态度

结语:问题的回应

邮政网络的监管与反垄断①

一、邮政网络垄断

二、邮政网络互联互通

三、邮政网络反垄断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完善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回溯

二、当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缺憾及其反思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修改的经验总结与完善方向

网络金融超市监管问题初探

一、金融超市及金融超市的网络化

二、网络金融超市的优势及其兴起原因

三、网络金融超市给传统监管模式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四、强化网络金融超市监管的几点建议

五、小结

互联网商业诋毁法律规制的挑战和应对

一、互联网商业诋毁的特殊性

二、互联网商业诋毁法律规制的挑战

三、互联网商业诋毁法律规制的应对措施

四、结语

网络结社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认定

一、网络结社行为的概念界定与背景审视

二、网络结社行为的法律调控及其法律责任体系构建

论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

一、网络舆论概述

二、国外网络舆论管理

三、我国网络舆论现状

四、完善我国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议

结语

论我国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美国和欧盟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二、国外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概况与借鉴

三、国内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概况与建议

小结

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转型思路——关于增强中国国际交往中软实力的新思考

一、信息化社会中国际交往新形式与新威胁

二、信息时代中国软实力的国际水平与发展困境

三、信息时代中国软实力提升的核心障碍

四、信息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战略的重构

网络法的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是2014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健编。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法的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年第2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期聚焦《土地管理法》修订。
经济法 电子书
本书以新版《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面向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科目,并由众多专家学者在多年研究其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在深入研究财政部关于中级会计职称的新版考试大纲和考试环境的基础上,本书总结、提炼了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精心编写“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旨在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和应试策略。此外,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依据新版考试大纲的考点要求,全面、细致地讲解各类知识
金融法 电子书
本书共分十四章:其中,第一章金融法总论是对金融法理论的总体论述。第二到四章属于金融主体法,具体由金融部门组织法、金融企业组织法和监管机构组织法构成。第五到七章属于金融客体法或货币法,具体由法定货币财产法、货币财产流通法和货币票据流通法构成,它实质上是货币财产法与货币行为法的统一。第八到十四章属于金融行为法,具体包括融通行为法、经营行为法、调控行为法和监管行为法。
经济法基础 电子书
8章全面解读税收法律制度、劳动合同、社保等。
经济法教程 电子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经济法”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企业法律制度、市场行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经济犯罪的处罚与经济纠纷的解决。本书内容新颖,反映了经济法立法和学科研究的**新情况;体系科学,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难易程度适中,每节均附有思考练习题,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