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19782018

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1978201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发展变迁,五位学者传承研究个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 探讨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的发展变化,深入发掘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轨迹。本书选取新时期以来俄苏文学学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梳理呈现俄苏文学学人群体的地域分布、研究方法的变化以及时代特色等特点。同时采取群体考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戈宝权、高莽、吴元迈、刘文飞、周启超五位学者进行个案分析。这五位学者分别侧重不同的研究方向,体现不同的研究个性,展现了老中青三代学者之间的学术传承。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探讨了新时期以来俄苏文学学人群体发展变化的特点,为我国俄苏文学学术史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材料,同时为以后的学人研究提供一种参照。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群体考察

第一节 北京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二节 沪苏浙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三节 北方其他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四节 南方其他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

第二章 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的研究方法探析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第二节 实证主义批评方法

第三节 宗教文化批评方法

第四节 其他研究方法

第三章 戈宝权:“原典实证”下的求索

第一节 我国普希金研究的先行者

第二节 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的开拓者

小结

第四章 高莽:文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第一节 视角独特的俄苏文学研究

第二节 绘画与文学研究交相辉映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

小结

第五章 吴元迈:哲理思辨和人文精神的综合

第一节 辩证、宏观、综合: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第二节 运动中的美学:苏联文学思潮研究

第三节 从现象到本质:当代苏联文艺理论及方法论研究

小结

第六章 周启超:坚定执着的学术探索

第一节 对俄国象征派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第二节 从白银时代研究到“二十世纪俄语文学”的建构

第三节 俄苏文论研究的新探索

小结

第七章 刘文飞:“诗与思”的追求

第一节 国内布罗茨基研究的先行者

第二节 俄语诗歌研究

第三节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思想探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19782018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磊。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1978201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启蒙实践研究 电子书
展现新文学创作的各种现代性实践形态,剖析新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实践属性。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元嘉文学研究 电子书
元嘉文学是南朝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古文学摆脱玄言文风影响的第一个阶段,被人称为“诗运一转关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深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各体文学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本书对元嘉文学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儒学兴起与文学变化的关系、元嘉文学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元嘉诗歌演进过程、“元嘉体”的体制特征、元嘉散文在中古散文发展中的地位、元嘉文学与永明文学的关系等,并指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美国亚裔文学的六个重要分支,即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裔文学、美国菲裔文学和美国越裔文学,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详尽梳理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