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石头说话:中国史前石器研究

让石头说话:中国史前石器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的史前石器进行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石器是史前考古,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简称旧石器考古)最主要、最常见的研究材料。石器本不能说话,它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让石器说话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研究石器,仅仅端详或凝视是不够的。我们从石器上所得的认识,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方法与材料进行推理,建立完整的行为逻辑链条。

本书通过对具体石器材料的研究,以点带面,一方面,把石器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而讨论史前人类社会的文化适应变迁,建立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试图以石器为视角,透视中国史前史。统合不同石器研究的是作者提炼出来的一套 “分层-关联的方法论”,研究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论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简介

作者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攻读博士,师从美国考古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lldorf)与“新考古学”开创者路易斯·宾福德(Lewis R.Binford),2004年获哲学博士。现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动态解读、史前艺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石器基础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石器里有什么?

第二章 石器考古简史

第三章 让石器说话何以可能?

第四章 石器考古“透物见人”的概念构建

第二部分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石器研究

第五章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石器考古问题

第六章 砍砸器研究

第七章 手镐研究

第八章 石球研究

第三部分 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研究

第九章 中国晚更新世人类的适应变迁与辐射

第十章 如何认识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

第十一章 细石叶技术产品废弃过程研究

第十二章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

第十三章 细石叶技术起源研究的理论反思

第四部分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石器研究

第十四章 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新思考与新问题

第十五章 锛状器技术与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第十六章 锐棱砸击技术与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第五部分 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石器研究

第十七章 哈民忙哈遗址石器工具

第十八章 大山前遗址石锄

第十九章 大山前遗址石铲

第二十章 石器视角的辽西史前农业社会

第六部分 结语

第二十一章 石器视角的中国史前时代

后记

让石头说话:中国史前石器研究是202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胜前。

得书感谢您对《让石头说话:中国史前石器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黄河流域史前·夏商考古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利用地层学、器型学等方法,部分论文还利用了古代文献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黄河流域的考古挖掘的成果包括陶器、石器、尸骨、宫殿、地形等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考察了所属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文化等的类型、年代、分期、特征等。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
酋长如何掌权:史前政治经济学 电子书
探究权力起源的权威之作,带你了解史前社会领导者如何玩转“权力的游戏”。
新石器时代的生计方式:基于岭南地区的分析 电子书
本书对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进行分区、分期和年代研究,据此建立起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整合动植物和工具遗存等证据对框架内各个文化的生计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广谱性采集渔猎经济到稻作栽培或专业渔猎经济的演变过程。最后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演变的共同规律和地区差异。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 电子书
挖掘孝文化中蕴含的合理因素,使其在慰籍心灵、整饬社风等方面扬己之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技术应用是技术进入大众应用时代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