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谓词性主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

汉语谓词性主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汉语谓词性主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

内容简介

本着“形式不同则意义不同”的语言学理念,本研究在对汉语名物化现象略作回顾的基础上较为全面、深入地比较了现代汉语中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表现上的不对称现象。同时,该研究对谓词性成分充当主宾语这一名物化现象作了历时考察和类型学比较,并通过三例个案分析多角度地考察了谓词性主语句和谓词性宾语句的句法特征和语用修辞功能等。在句法层面,谓词的音节数量和谓词性成分的结构方式等韵律形态制约着它们充当主宾语的功能;从搭配功能来看,谓词性宾语只能出现在弱动作动词后面,相对而言,谓词性成分作主语时对谓语动词的要求较为宽松。在语义层面,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语言事实表明,谓词性主语的事物性、指称性、使因性一般都高于谓词性宾语。在语用层面,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在话语功能、信息特征、标记词、衔接方式、自由度以及出现频率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对称性。历时考察表明,谓词性主宾语句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但当时能够用作主宾语的限于动词,形容词的这一用法出现得相对较晚。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语料来源

五 结构安排

第二章 谓词性成分作主宾语问题研究概述

第一节 名物化问题研究综述

第二节 汉语词类标准问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结语

第三章 句法功能的不对称

第一节 谓词韵律特征的不对称

第二节 谓词性成分结构方式的不对称

第三节 搭配功能的不对称

第四节 句式制约条件的不对称

第五节 主谓短语用作主宾语的不对称

第六节 谓词性主宾语句法功能不对称的语义动因

第四章 语义特征的不对称性

第一节 事物性

第二节 指称性

第三节 使因性

第四节 典型性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语用表现的不对称

第一节 话语功能的不对称

第二节 信息结构的不对称

第三节 标记词的不对称

第四节 自由度的不对称

第五节 衔接功能的不对称

第六节 出现频率的不对称

第七节 结语

第六章 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强弱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前期研究综述

第二节 句法位置的制约

第三节 结构类型的制约

第四节 语义特征的制约

第五节 谓语动词类型的制约

第六节 标记词的制约

第七节 结语

下编

第七章 谓词性成分作主宾语问题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先秦时期谓词性成分作主宾语问题考察

第二节 先秦以后谓词性主宾语句的发展

第三节 结语

第八章 汉语名物化问题的类型学考察

第一节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名物化的用法及规律

第二节 中外名物化标记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结语

第九章 谓词性主宾语句个案分析

第一节 “V+Num+是+Num”构式考察

第二节 “VP+AP”结构与中动句关系考察

第三节 “敬请××”构式的多角度研究

第四节 动词拷贝句

第十章 结语

第一节 本书所做的基本工作和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汉语谓词性主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德岁。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谓词性主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展开,对普通话和众多方言的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在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汉语方言与非汉语的比较,探求和总结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本书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归纳,总结出了普通话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等级,以及汉语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通过自建国际汉语教师动态数据库,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能力间互动关系、能力影响因素和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结论。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作者基于复杂理论研究汉语类型特征问题,在构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理论框架基础上,对SLA领域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类型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并对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泰国四个国家的留学生的中介语及汉语母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总结不同来源国学习者偏误所反映的汉语类型特征的共同之处及差异之处。全书共五章,分别为:绪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讨论与分析,建议与
现代汉语合偶词研究 电子书
为什么“伟大+改革”“实况+转播”这样的搭配协调自然,“伟大+改”“实况+播”这样的搭配却别扭不通?本书作者从语言学专业角度,为您剖析上述语法现象背后的奥秘。作者以1517个合偶词为基础,提出并论证合偶词必须“双+双”使用的四大动因,揭示轻动词述宾合偶、状中合偶、主谓合偶、定中合偶这四类合偶结构的韵律本质和语体本质,充分论证合偶词是韵律、语法和语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合
现代汉语形义错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第一章主要对形义错配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我的研究构想。第二章详细讨论“V-得”结构以及由其带来的形义错配现象。第三章继续讨论动补结构限制宾语现象,主要涉及V-V动结式的本质,V-V动结式限制宾语现象,以及动补结构的历史来源问题。第四章为具体操作,从韵律语法的视角探索“的”的本质以及形义错配的形成机制。第五章讨论宾语定化及相关结构的句法特点,揭示VO复杂动词的宾语是如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