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须要读的作品。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推进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集中全党的智慧,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本卷主要对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简介

编者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章 面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一、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 经济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推进和理论发展

四、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政治问题的基本理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推进

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维和部署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关系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境遇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三、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第七章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科学内涵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

一、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二、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三、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

三、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章 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启动实施

四、 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第十一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的新探索

一、 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科学判断

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

三、 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的新取向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 党的建设的系统要求和创新举措

三、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目标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制度体系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的总依据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

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

第十五章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一、 “中国梦”的提出及其深刻意蕴

二、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后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雷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 电子书
本书致力于深入考察、系统辨正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探究具有代表性注家对“依篇疏解”“就章迻译”两大新体例的研究实践,斟酌他们对《论语》注疏史遗留下来的疑难章句之精义的辩诘,以及对若干学界已有定见章句之新义的诠解,省察其对隐贯于全书的孔子之“道”的阐释,并力求勾勒出一百多年来《论语》注疏的嬗变过程。最后,本书试图就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之路略陈管见。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佛典汉译评论的诞生、佛典汉译评论的演进、自成体系的佛典汉译评论、完备严密的佛典汉译评论范畴与命题等。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 电子书
本书分十五章,对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和思潮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等。
后马克思主义:解构还是僭越? 电子书
如何全面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原则过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些都是拉克劳、墨菲这样的右翼后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提出的很尖锐的挑战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