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抉择与逻辑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研究

历史抉择与逻辑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独特民族性特征。

内容简介

从启蒙主体到人民大众主体的构建,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主体观在中国的历史问题语境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内涵。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重视作家的思想改造、革命伦理意识、道德修养以及注重个体责任与人民性的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出它在政治伦理层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将文学看作是人民大众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研究价值

二 课题的当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 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第一章 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西方实践观的理论述评

第二节 实践观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阐发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生成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历史形态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人民本位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

第三节 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

第一节 实践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核心

第二节 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三节 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反思

第四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核心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推进与建构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反思

第五章 政治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文学实践的政治伦理特质

第二节 政治伦理价值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内在尺度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尺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历史抉择与逻辑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亚南。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抉择与逻辑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 电子书
你知道的闯关东,可能更多来自于影视的民间传说,这本书从专业历史研究的角度,重新理解闯关东。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由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本期是第一辑。
解字说文:中国历史文选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文选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论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进展、热点专题与最新成果进行了阐释。
晚清中国汉译历史教科书的“本土化”实践:英汉对照 电子书
本书作者集中分析了西方和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如何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读物,渐而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意识下重新编写历史教材,最终实现汉译历史教科书的“本土化”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