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分为《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2》和《行为心理学3》。 《行为心理学》一书详细介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它区别于一般心理学的思想,跳出研究意识的框架,通过研究行为进而勘察心理。《行为心理学》一书中约翰·华生将心理学看做是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来研究,由人体、情绪和语言入手,进行精妙的分析和叙述,《行为心理学》一书通过第一人称进行陈述,将约翰·华生Z原本的思想清晰具体的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行为心理学2》Z大特点是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无论是行为心理学的起源到行为心理学的现代发展,还是行为心理的各种表达方式都面面俱到,《行为心理学2》还以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对行为心理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行为心理学2》让读者更加清晰透彻的了解其根本,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内行人士都有着不小的裨益。 《行为心理学 3 》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创作的关于儿童心理学分析的传世著作。该书在儿童的心理、行为的培养方面,并不提倡进行粗暴的心理施压和行为监控,而是提倡我们根据儿童的行为理解孩子的心理,在关注、关心孩子的同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行为心理学 3 》通过简洁通顺的语言、常见的生活场景对儿童的行为习惯进行了细致地剖析与解读,为我们解答儿童行为习惯上的秘密。本书运用大量简单、易懂的训练方法及心理法则,纠正儿童行为上的缺陷,进一步规范儿童自身的行为习惯,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 《行为心理学 3》擅长以真实情景来代替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导,详细解释了儿童一些常见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巧妙解答了那些令大家困惑的儿童行为问题,在充满趣味性的行为解读中,向广大观众解开孩童世界的密码,帮助我们找到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Z佳途径。
作者简介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
章节目录
《行为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心理起源:告诉你什么是行为心理学 1.行为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 2.行为心理学与社会的关系 3.在生活中建立一套自己的实用心理学标准 4.行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学科 5.放弃灵魂,心理学就是科学 6.打破主观的行为心理学 7.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纲领 8.行为主义与心理学、生理学 9.习得性反应与非习得性反应 10.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将何去何从? 第二章习惯性行为:最本能最真实的行为心理学 1.习惯使个体适应自己“遭遇的情境” 2.习惯——从拿奶瓶到建造摩天大楼 3.是否人人都可养成好习惯? 4.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5.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6.在习惯形成的最后阶段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克服妒忌心理:怎样克服嫉妒心理 1.“妒忌”是什么? 2.妒忌的反应及其引起的情境 3.孩子何时会出现对父亲或母亲的妒忌? 4.哥哥会妒忌弟弟吗? 第四章人格心理学:揭示最真实的人格魅力 1.行为心理学家对人格的解释 2.如何研究人格? 3.探究人格的多种方法 4.关于人格的研究有捷径吗? 5.人格的改变离不开语言吗? 第五章学会战胜恐惧:怎么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 1.恐惧可以消除吗? 2.用言语消除恐惧 3.怎样依靠社会战胜恐惧? 第六章人性的弱点:行为心理学家的人性分析 1.警惕心理学诈骗 2.成人有哪些人格弱点? 3.精神病是真实存在的吗? 4.如何改变我们的人格? 第七章天赋与本能:行为心理学家眼中的人体潜能 1.“天赋”真的存在吗? 2.环境和遗传哪个会影响人类? 3.人的本能是否存在? 4.一个飞镖的“本能” 5.抛弃意识的心理学 6.“智力测验”真有那么神奇吗? 7.行为心理学的字典里没有“记忆” 8.行为心理学家如何解释“意义”? 第八章 情绪心理: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 1.詹姆斯误区理论——情绪内省 2.情绪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吗? 3.两位心理学家的情绪分类 4.情绪研究的正确引路人——行为心理学家 5.复杂情绪的产生来自于外界吗? 6.有趣的非习得性反应 7.复杂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8.情绪的转移——移情 9.情绪产生的基础——内脏和腺体 第九章情绪反应:条件反射中的实验与观察 1.如何重建条件反射或无条件反射? 2.是什么引起孩子们发笑? 3.一定要培养消极反应 4.建立消极反应就是体罚吗? 5.内在的消极反应与生命的存留 6.面对“词语”的反应 7.行为与情绪的微妙关系 第十章言语与思维:行为心理学中的思维分析 1.语言和器官 2.言语习惯的形成 3.逐渐发展的语言 4.人是怎样用单词替代物体和情境的? 5.语言有“替代品”吗? 6.词语形成的最后关键——动觉 7.言语习惯的保持 8.行为心理学家的思维观 9.支持行为心理学家观点的证据 10.我们什么时候思考? 11.我们如何进行思考? 12.“新的情境”是如何产生的? 第十一章婴儿行为心理:人类本真的行为反应 1.人类幼儿研究的阻力 2.妊娠期的胎儿活动 3.有趣的幼儿“本能” 4.“本能”作为术语的尴尬存在 5.非习得性资质 6.婴儿因何啼哭? 第十二章人体生理反应:外部刺激带来的行为变化 1.探寻有效的刺激 2.刺激可以替代 3.反应亦可以替代 4.建立全新的反应机制 5.腺体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6.腺体反应的分化 7.关于人类的“流口水”实验 8.各式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9.手的惯用性 12.行为心理学也要研究“人体构造” 附录一:约翰·华生年谱 附录二:约翰·华生名言 附录三:约翰·华生理论思想
《行为心理学2》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行为心理:人体反应的来源与奥秘 1.刺激对个体的神奇作用 2.有效刺激的外延和扩展 3.反应:个体对刺激的强烈应答 第二章人体行为:始于细胞的生命礼赞 1.支撑个体生命的细胞和组织 2.器官对行为的推动与维持 3.肌肉:行为反应的纽带 4.腺体:流泪是一种高级行为形式吗 5.形式多样的内分泌腺及其神奇作用 6.可被条件化的无管腺 7.复杂而有序的神经系统 第三章愤怒情绪:无法忽视的愤怒之源 1.色彩斑斓的情绪世界 2.阻止愤怒催生“愤怒的孩子” 3.是什么让孩子情绪失控 4.喂食不当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5.如何面对孩子间的争斗 6.儿童行为塑造的可行办法 第四章恐惧心理:简单行为背后的心理内涵 1.恐惧的根源来自家庭 2.反条件作用之于恐惧的治疗方法 3.家庭生活如何避免恐惧 4.运用条件消极反应纠正孩子不当行为 第五章爱的本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1.润物无声的家庭影响 2.养育孩子的误区 3.过分溺爱是一种伤害 4.任何爱都应有所节制 5.正确的引导是爱的明灯 6.保姆对儿童行为的导向作用 第六章新生心理:先天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与影响 1.胎儿的行为规律 2.新生儿有哪些非可得性反应 3.人类无数“第一次”的形成因素 4.不同条件刺激下的新生儿活动 第七章习惯心理:习惯形成的基本要素 1.复杂多变的人类学习过程 2.是什么决定着习惯 3.吸吮:饥饿刺激下的条件反射 4.使用右手是否是一种本能 第八章思维解疑:行为心理学中的语言和思维 1.解读器官和语言 2.婴儿如何表达自我 3.超前于语言的组织本能 4.思维能否独立于语言存在 第九章人格探索:找寻不为人知的人格真相 1.行为主义维度下的人格 2.人格的形式和特点 3.判断人格的依据和办法 附录一:华生与行为心理学 1.约翰·布鲁德斯·华生简介 2.行为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3.华生学说理论的社会背景 3.华生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华生的儿童实验 5.华生的学习理论 6.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对华生及行为主义的评价 附录二: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影响 1.行为心理学概述 2.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3.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 4.班杜拉的行为心理学理论 5.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行为心理学 3》 Part 01刺激解析——儿童行为的多元成因 1. 刺激:与生俱来的行为“诱发剂” 2. 面对刺激,儿童的三种行为反应 3. 条件反射中的重要现象:反应的替代 4. “不固定”是儿童反应的固定常态 5. 条件反射的成因:腺体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6. 腺体反应的细致路线——分化 7. 人类的腺体是否能进行刺激反应 8. 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刺激和反应 9. 研究人们行为的技术方法:智力测试和社会实验 10. 不需实践就能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及典例 11. 行进在追梦之路上的行为主义者 Part 02 行为心理——后天养成对儿童行为的决定性影响 1. 新旧心理学:谁将为儿童心理正名? 2. 内省心理学的“功过论” 3. 行为主义者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4. 行为主义的坎坷进阶之路 5. 科学育儿?大多数人都做错了 6. 育儿实验的产生背景及启发 Part 03 行为研究——出生资质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 1. “不理解”成为研究儿童行为的重大阻力 2. 知道吗,儿童行为在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影响了 3. 幼儿的非习得反应与新生儿活动 4. 婴儿与生俱来的非习得性资质 5. 本能与习惯,谁能更好地掌控儿童的行为? 6. 所谓“天赋”是否应归因于遗传? 7. 导致儿童行为差异的原因 8. 影响儿童行为的关键因素——家庭 9. 如何制止儿童的不良行为 Part 04 情绪管理——儿童行为的心理状态表达 1. 情绪:一个生理变化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帮助儿童在 3 岁之前奠定情绪基础 3. 情绪波动的条件:习得性反应 4. 孩子为何会愤怒,你真的了解原因吗? Part 05 恐惧解读——儿童成长中有功有过的“无字碑” 1. 儿童恐惧的最主要来源——父母 2. 父母带给儿童的恐惧到底有多可怕? 3. 探访给儿童带来恐惧的原因 4. “家庭恐惧”是一根紧绷的神经 5. 恐惧行为之躲避反应 6. 造成儿童恐慌的响锤——父母的“不准” 7. 减少儿童的恐惧反应,父母应该怎么做? 8. 恐惧完全不应在孩子的生命中出现吗? 9. 该如何摆脱你,那消极的恐惧 Part 06 习惯剖析——习惯的产生、维持与丢弃 1. 儿童习惯的养成之路 2. 条件反射是一种习惯吗? 3. 习惯是有记忆的,还能自动删减行为 4. 儿童吮指的原因、危害与解决办法 5. “右撇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溯源? 6. “活动流”取代“意识流” Part 07 思维探讨——言语与思维的关系 1. 早期的声音、言语组织的开始 2. 儿童学习语言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3. 儿童语言的学习是一种习惯的保持 4. 儿童会以自言自语的形式沉浸于思考 5. 何时思考、怎样思考 6. 动作、语言与内脏组织的特殊“网络” 7. 儿童的习惯会在思维的严谨中“更新换代” 8. 儿童的语言化与非语言化组织 Part 08 人格塑造——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 1. 人格是儿童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2. 别让儿童时期的“遗留物”成为长大后的障碍 3.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因素 4. 如何才能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Part 09 行为训练——帮助孩子获得价值人生的路径 1. 文化:儿童训练标准的关键因素 2. 如何让儿童健康、欢乐地沐浴 3. 如何使孩子更好地面对家庭外的世界 4. 母亲应该怎样对待儿童间的争吵 5. 你的孩子是“破坏王”吗? 6. 选择保姆:一个慎之又慎的决定 7. 如何对儿童“启齿”性知识 8. 探寻“儿童同性恋”产生的原因 9. 不要阻碍儿童对性的探索 10.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Part 10 教育偏颇——教育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性 1. 现代父母教育儿童所常犯的错误 2. 过分亲昵,危害警报已经拉响了! 3. 盘点溺爱在婴儿期的巨大影响 Part 11 人体阐述——人体组织的构成与运作 1. 儿童行为反应的微观刺激:细胞与组织 2. 存在于感觉器官中的物理—化学刺激 3. 来源于人体内部的刺激对象:肌肉 4. 腺体:不自觉行为的魁首 5. 反应器官——内分泌腺及作用 6. 从大脑或脊髓到反应器官的通路——神经系统 附录:著名心理学家的儿童行为心理学 译者后记
行为心理学1+2+3(套装全3册)是2020年由现代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约翰·华生。
得书感谢您对《行为心理学1+2+3(套装全3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