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行为经济学日臻完善。行为经济学通过引进心理学、进化生物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成果,丰富并充实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与基础理论,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学的解释与预测能力。可以说,行为经济学正日渐被接受为 “新一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被授予从事与行为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相关的学者即可窥一斑。
作为一本行为经济学教科书,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本书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构建了一个囊括个体行为、博弈行为与宏观行为的完整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以弥补当前多数同类教材仅将范围限定于微观个体行为的缺憾;
其二,本书试图在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框架下将行为经济学的微观、博弈和宏观理论统合起来,从而使读者可在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下把握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体系全貌;
其三,本书各章节在写作风格上,秉承先评介标准新古典理论、再描述标准理论的异象、最后引入行为经济学理论拓展的逻辑主线,为读者清晰地展现了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脉络,以及它作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之地位。
本书虽是为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的教材,但亦适合对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感兴趣的相关领域人士参考之用。
作者简介
作者贺京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专利和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
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博弈论及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知识产权经济学;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行为经济学的范畴、性质与方法
1.1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1.2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史
1.3 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
1.4 行为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5 本书结构
1.6 本章要点
第二部分 个体选择理论
第2章 确定条件下的选择Ⅰ:一般选择
2.1 标准经济学模型
2.2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Ⅰ:选择的参考点依赖
2.3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Ⅱ:选择的幸福基础
2.4 案例分析
2.5 本章要点
第3章 确定条件下的选择Ⅱ:归并与分离
3.1 多个结果的评估Ⅰ:同一时间截面
3.2 多个结果的评估Ⅱ:时序因素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要点
第4章 风险条件下的选择Ⅰ:效用评估
4.1 标准经济学模型
4.2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Ⅰ:单个风险结果的评估
4.3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Ⅱ:多个风险结果的评估
4.4 案例分析
4.5 本章要点
第5章 风险条件下的选择Ⅱ:概率判断
5.1 标准经济学模型
5.2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Ⅰ:代表性直觉推断法
5.3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Ⅱ:可得性直觉推断法
5.4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Ⅲ:锚定直觉推断法
5.5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Ⅳ:对过度自信的关注
5.6 案例分析
5.7 本章要点
第6章 跨期选择
6.1 标准经济学模型
6.2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Ⅰ:双曲线贴现模型
6.3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Ⅱ:准双曲线贴现模型
6.4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Ⅲ:瞬时效用函数的拓展
6.5 案例分析
6.6 本章要点
第三部分 策略互动理论
第7章 有限认知
7.1 标准经济学模型
7.2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Ⅰ:有限计算
7.3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Ⅱ:有限推理
7.4 案例分析
7.5 本章要点
7.6 附录
第8章 学习
8.1 博弈中的学习
8.2 强化学习
8.3 信念学习
8.4 模仿学习
8.5 经验加权吸引力学习
8.6 案例分析
8.7 本章要点
第9章 社会偏好
9.1 标准经济学模型
9.2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Ⅰ:公平
9.3 行为经济学的修正Ⅱ:互惠
9.4 公平与互惠的进一步考察
9.5 案例分析
9.6 本章要点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理论
第10章 现代宏观经济学引论
10.1 标准宏观经济学:从新兴古典到新凯恩斯
10.2 新凯恩斯宏观模型Ⅰ:总需求方程
10.3 新凯恩斯宏观模型Ⅱ:总供给方程
10.4 新凯恩斯宏观模型Ⅲ:货币政策规则
10.5 从新凯恩斯主义到行为宏观经济学
10.6 本章要点
第11章 行为宏观经济学Ⅰ:总需求方程
11.1 情境依赖式的总需求方程
11.2 自相关式的总需求方程
11.3 本章要点
第12章 行为宏观经济学Ⅱ:总供给方程
12.1 情境依赖式的总供给方程
12.2 自相关式的总供给方程
12.3 非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方程
12.4 本章要点
参考文献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按出现顺序)
行为经济学:选择、互动与宏观行为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贺京同。
得书感谢您对《行为经济学:选择、互动与宏观行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