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外交流

佛教与中外交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别出心裁的佛教研究,揭秘佛教史上多个谜团。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中古史中佛教与中外交流的诸多问题,内容包括东亚佛教的“边地情结”和祖谱建构、中古佛教史上几位名人如昙无谶、法藏、智慧轮等的生平事迹考证研究、梁武帝皇宫中的佛教设施和佛教活动、中古译经过程研究、中西佛教互相影响和交流等,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都比较精彩,颇有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陈金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国际佛教研究协会学刊》编委。曾任加拿大国立东亚佛教讲座教授多年。其他任职大学包括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英文专著有:Making and Remaking History (1999);Monks and Monarchs, Kinship and Kingship (2002);Philosopher, Practitioner, Politician (2007);Legend and Legitimation (2009);Crossfire (2010)。发表各类论文70余篇,合编论文集五部。历年所获研究基金分别来自日本学术振兴会、加拿大国家社科基金(SSHRC)和Peter Wall 高级研究院、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以及美国全国人文研究中心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

总序

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论圣地及祖谱的建构

一、引语

二、中国与印度世界中心论的对立:“中国”之于“边地”

三、两个“中国”的碰撞:东亚佛教中“边地情结”的初定义

四、中印优势的倒转:中国佛教对“边地情结”的克服

五、圣地的创建与“边地情结”的对治:以五台山为例

六、祖谱:“边地情结”的另一对治之道

七、不仅仅是单纯的受惠者:日本对佛教在东亚传播的作用

八、结语

昙无谶入姑臧系年新考

一、昙无谶抵达姑臧的时间:史料记载

二、关于昙无谶抵达姑臧之日期的两种说法

三、“开定西夏”: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论“未详作者序”之可信度

结论

早期佛典翻译程序管窥

附录:《出三藏记集》卷二所收译典其翻译时间未被任何“翻译文档”所证实者

佛陀跋陀共慧远构佛影台事再考

梁武帝内道场中的无遮大会

一、重云殿

二、重云法会

三、重云法会: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意涵

四、重云法会的影响:以武则天为中心

五、结论

梁武帝御花园中的佛教设施

结论

法藏新画像

《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再考:兼论义净译经以及法藏同荐福寺与崇福寺之关系

中古佛教徒在构建圣迹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蒋之奇与妙善传说为例

一、传记

二、佛教的渊源

三、再论蒋之奇在建构和弘扬妙善传说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结论

早期台密的构建:论最澄“付法文”及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之日本来源

I. 论最澄“付法文”的起源与演变

II. 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出处及年代考

III. 结论

一行与九宫:一个印度思想中国化的案例

“西域”面具下的中土僧人:智慧轮与晚唐密教

一、来自赞宁《宋高僧传》及其他书面文献的证据

二、来自碑志文献的证据

三、来自法门寺考古发掘的证据

四、文本材料与相关碑刻材料的比勘

五、结语

附录一:智慧轮生平纪事(与相关历史事件)

附录二:赞宁《宋高僧传》讹误举隅

佛教与中外交流是2016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金华。

得书感谢您对《佛教与中外交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英国金融组织变迁(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金融机构为主线,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英国金融组织变迁。
孔子在日本(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从两个侧面对日本历史上的孔子形象进行研究。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7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9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6辑) 电子书
本辑所收录的文章来源有三:一是2014年在杭州举办的“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二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三是另行邀约的佳作。分为“中外关系史专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建设’专题”“学术论文”等六个部分进行呈现,集中展示近代中外关系研究视野下蒋介石研究的关注点和研究动态,以此促进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交流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