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政府CIO制度研究,探讨制约因素。

内容简介

数据资源是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对于政府海量数据资源的规划、管理和深度开发利用需要政府CIO(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这类专门的人才的支持。而对于这类人才的建设和管理,也将会从制度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书将以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为基础,结合组织管理中的领导理论、组织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归纳、结构方程等方法来研究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孟川瑾,中南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政务、农村信息化、政府绩效评估、实证研究方法(多变量分析方法、结构方程、偏小二乘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案例分析)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政府CIO概念及现状

第一节 CIO概念及其发展

第二节 政府CIO概念及其发展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内容

第四节 理论研究背景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信息化绩效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第二节 CIO能力文献综述

第三节 组织制度文献综述

第四节 信息化绩效文献综述

第五节 政府CIO制度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归因理论

第二节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组织理论

第四章 研究模型的假设开发

第一节 研究模型概述

第二节 研究假设开发之个人因素

第三节 研究假设开发之组织制度

第四节 研究模型与假设总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卷设计

第二节 测量概念的开发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节 样本研究

第六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第一节 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测量模型的检验

第三节 结构模型假设的检验

第四节 模型假设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扩展模型的探讨

第六节 实证研究结论以及管理启示

第七章 政府CIO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人力资源理论

第三节 IT治理理论

第八章 基于CIO能力的政府CIO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政府CIO职责

第二节 政府CIO能力模型

第三节 政府CIO的选拔制度

第四节 政府CIO的培训制度

第五节 政府CIO的考核制度

第六节 政府CIO的激励制度

第九章 基于组织运行的政府CIO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政府CIO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政府CIO的决策机制

第三节 政府CIO的沟通机制

第十章 大部制改革与政府CIO制度

第一节 大部制改革的思想

第二节 大部制改革对政府CIO制度的影响

第十一章 大数据与政府CIO制度

第一节 大数据简介

第二节 大数据对政府CIO制度的影响

第十二章 行政文化与政府CIO制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二节 基于政府管理理论的电子政务文化诉求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现实文化冲突

第四节 对策与结论

第五节 行政文化与政府CIO制度的关系

第十三章 政府CIO制度案例

第一节 案例1——美国政府CIO制度

第二节 案例2——新加坡政府CIO制度

第三节 案例3——上海市政府CIO制度

第十四章 实施政府CIO制度的障碍及对策

第一节 实施政府CIO制度的障碍

第二节 实施政府CIO制度的措施

第十五章 结语

附录

附录1 Yukl的概念模型

附录2 政府CIO制度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3 政府CIO访谈提纲

附录4 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指南

参考文献

后记

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孟川瑾 等。

得书感谢您对《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选介汇编(第1辑) 电子书
收录优秀结项成果180多项,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
语言理论研究与应用 电子书
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致力于揭示英汉空间思维的表现形式、概念表征空间性特征和信息组织的结构模式;厘清认知语义学理论中不同术语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各理论的整合;深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补充。
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在界定华语的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对华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实际语料为基础,对华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于推进华语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海外华语词汇和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及方法,区分了海外华语词项特色词、义位特色词、搭配特色词、频率特色词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升温和海外华人的日益增长,业内的确需要对
翻译不确定性: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进行系统梳理,既提示其合理因素,又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通过阐述戴维森的诠释理论从而对这一论题进行修正与完善;论证翻译不确定性论题与翻译理论及实践的相关性,尝试提出一种以翻译不确定性为依据的新的翻译观念,借鉴并完善翻译意义的概念;讨论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据此重新认识翻译中的信达雅,并用翻译意义的评价标准对各种类型英汉互译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