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透析学校德育发展现状,探寻班主任专业发展途径,丰盈班主任实践智慧。
内容简介
师德该如何“丈量”?班主任工作感到孤立无援,该怎么办?班主任的教育情怀从何而来?班级教育空间如何有效拓展?
德育专家齐学红围绕学校德育和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本源性问题,从批判与建构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全书涵盖三部分内容,致力于透析学校德育发展现状、探寻班主任专业发展途径、丰盈班主任实践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齐学红,1965年生,山东邹平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批判与建构: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研究的路径探索
第一辑 学校德育研究
1. 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方式
一、知识与权力:专家系统的作用
二、权利与利益:学校的现实考量
三、“搭便车”现象:技术力量的介入
四、直接与间接:行政力量的推动
五、偶然与必然:个人因素的作用
2. 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道德教育改革
一、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二、从榜样教育到共同体精神培育:治理模式的变革
3. 道德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及其角色困境
一、专业性与道德性的分离:教师角色的现实困境
二、角色重构:作为转化型知识分子的教师
三、教室革命:转化型知识分子的实现路径
4. 在生活化的旗帜下:道德教育改革的话语实践
一、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话语政治
二、生活化旗帜下的话语实践
三、作为改革共识的生活化
5. 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
一、道德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取向
二、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与德育系统的形成
三、问题与思考
6. 漫谈学校德育的功能定位
一、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
二、树立学校教育的整体观
三、强化学校德育的主体意识
7. 道德教育实践的话语分析
一、讲道理与言说式道德教育
二、讲故事与体验式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的话语转换:从讲道理到讲故事
8. 师德该如何“丈量”
9. 中小学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及其改革对策
一、中小学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
二、学生品德评价的改革对策
10. 有效道德学习的课堂建构策略
一、备课环节: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脉搏
二、教学环节:创设对话生成的教学情境
三、评价环节:有效道德学习的评价策略
第二辑 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11. 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教师的身份建构
一、班主任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班主任制度建构了怎样的教师主体身份?
三、行政化思维与知识取向:班主任制度的理念系统
12.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实践
一、理念先行: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来源
二、路径选择: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智慧
三、动态生成:改革进程中的自我修正
四、制度文化: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问题
五、主体实践: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建构
13.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4. 班主任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概念
二、班主任为什么需要社会支持?
三、班主任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15. 我国班主任工作状况调查
一、目的与方法
二、结果与发现
三、讨论与建议
16. “班主任专业化”别议
一、对班主任专业特殊性的认识
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三、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
四、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探索
17. 回归教育:班主任专业化的本质义涵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作为专业的班主任
二、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
三、成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意味着什么
18. 知识抑或修养: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诉求
一、知识抑或修养:班主任专业化的再审视
二、教师专业与班主任专业
三、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19. 教育反思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一、反思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
二、反思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20.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支持系统
一、班主任的“理论”是什么
二、班主任的“理论”从何而来
三、“理论”对于班主任,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三辑 班主任的实践智慧
21. 同伴互助与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一、班主任的幸福观
二、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关键词
三、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四、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辩证法
22. 今天,我们该向优秀班主任学什么
一
二
三
四
23. 班主任工作感觉孤立无援,该怎么办
一、体制创新:重建班级教育关系
二、人际互动:班主任主体性的发挥
三、自觉践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责
24. 班主任的时间意识与教育人生
25. 树立师生关系的学生立场
一、从教师立场向学生立场转变
二、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三、重视班级教育中集体的力量
四、发现并形成自己的带班风格
26. 班主任的教育情怀从何而来
一、教育情怀的人格特质
二、教育情怀的诞生过程
27.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与班会课
一、班主任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与班会课主题的确定
二、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与班会课的设计
三、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与班会课的实施
四、班主任的角色意识与班会课的效果
28. 在冲突与融合中建设现代班级文化
一、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二、发挥规范的导向作用
三、在协商与融合中形成班级精神
29. 班级教育空间的有效拓展
一、作为一种隐蔽课程的班会课
二、班会课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探索
三、班级教育空间的有效拓展:班会课的社会学意义
30. 班级社会空间:作为一种隐蔽课程的道德教育
一、考试主义取向下的班级文化生态
二、班级社会空间的主体建构
31. 规矩与方圆
一、班规为谁而设,因何而设?
二、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班规?
三、班规如何才能具有建设性?
四、班规如何建立?如何实施?
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齐学红。
得书感谢您对《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