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系统研究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发展变化。
内容简介
俄罗斯文学在近代的突然崛起,成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也留下了难解的谜题。
本书聚焦俄罗斯文学的核心观念与“关键中介”,探查了一系列文学实践的跨文化印迹,力证这一“新传统”的发明与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罗斯与其它文明的充分互动。“民族文学”并非孤立存在,也绝不会一成不变。身处暗藏等级秩序的世界文学空间,不同位置的创作与接受主体必须精心打磨“差异”的艺术。这种能动性的艰难发挥也与俄罗斯文学的厚重和坚韧形成了有力呼应。
作者简介
作者龙瑜宬,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比较文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边缘”何以崛起?
俄罗斯:“对着”西方说
对话卢梭:托尔斯泰与“文明人”的困境
一 在卢梭的故乡写作
二 批判文明的“文明人”
三 “文明人”的艺术能否通往“自然”?
追求伟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英、法书写
一 并不美好的“历史目的地”
二 一个世俗故事中的“法国情人”与“英国好人”
三 想象“水晶宫”:幸福,或伟大?
西方:回旋效应
《岁月》与伍尔夫“俄罗斯远航”的重启
一 在战争的阴影下谈论灵魂
二 分裂时代里的连接者
三 “俄罗斯灵魂”的改写及其限度
康拉德:《在西方目光下》中的俄罗斯
一 被驱逐的“边地”幽灵
二 抵抗西方目光的“受辱者”
三 悲剧性的冲突之地
以赛亚·伯林与俄罗斯文化
一 俄罗斯智性传统与伯林的观念史研究
二 “直击”多元论与一元论的角力
三 移情于历史重压下的思想之狐
四 选择性忽略“刺猬”
中国:追逐“现时”
俄罗斯民族性话语与“中俄相似性”的建构
一 在西方目光下:中俄的“似与不似”
二 两种现代性:“俄罗斯灵魂”的跨界之旅
三 强弱之辩:“奴性”或“非西方性”?
两次革命间的回响: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
一 诗人之死
二 初入中国:缝隙与弹性
三 血与火中的共振
四 熟悉的陌生人
参考文献
边缘崛起:俄罗斯文学传统的跨文化生成与重释是2023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龙瑜宬。
得书感谢您对《边缘崛起:俄罗斯文学传统的跨文化生成与重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