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宇宙论研究新视野

早期中国宇宙论研究新视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早期中国宇宙论进行了创新性的多视野和跨学科探讨,是此类研究第一部书稿。

内容简介

任何一种成熟的文明系统都有自己的宇宙论,以描述、阐明人对于宇宙以及天人关系的理解。任何一种哲学史、思想史也必然会把宇宙论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先秦至西汉的早期中国,涉及政治、天文、历法、地理、阴阳、五行、医学、养生、军事以及相关的本源论、生成论、构成论、天道观、时空观等等的宇宙论记载,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文物都非常丰富和极有特色,对中国人的宇宙图景和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和深远的影响。

自20世纪以来,早期中国宇宙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对具体文本、具体问题的探析上,很少能够集中学界的力量,对此作出系统的、整体的、交叉的讨论和分析。这和宇宙论研究涉及面广、学者分散、不易交流有关。鉴于此,本书对早期中国宇宙论进行了创新性的多视野和跨学科探讨,并全面运用传世和蕞新出土文献和文物,围绕早期中国宇宙论这一中心主题收录了数篇论文,分别代表了相关研究各个方向的蕞新研究成果,相信能在学界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贾晋华,厦门大学文学硕士,科罗拉多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扬州大学讲座教授和澳门大学兼职教授,曾执教于厦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及性別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导论:多维视野下的早期中国宇宙论

第一编 早期宇宙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一、神话型宇宙生成论

二、数术型宇宙生成论

三、有生于无型宇宙生成论

四、自生型宇宙生成论

五、余论

早期道家的四种生成论

前言

一、他生型生成论

二、相生型宇宙生成论

三、自生型生成论

四、化生型生成论

五、小结

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的宇宙观:根源、生成、物性和自发性

一、出土简帛文献的年代与自然宇宙观

二、宇宙的开端、状态和生成过程

三、万物的内面性及活力:“物性”如何可能

四、“道”的“弱作用力”与万物的“自发性”

五、自然的连续性:从宇宙到人间

六、结语

第二编 早期宇宙论与思想信仰

再谈“中”的实体形态和观念形态意义:从《论语·尧曰》“允执其中”说起

一、《尧曰》“允执其中”

二、清华简《保训》舜“恭求中”“既得中”和微“假中于河”“归中于河”

三、《盘庚》“设中于乃心”

四、结论

《管子》中的宇宙论思想

一、前言

二、道气思维的宇宙观

三、万物流于“形”的变化思维

四、阴阳四时五行的宇宙图式

五、结论

战国宇宙论中的时间和空间

一、恒先:恒常的、根源性的时空统一体

二、出自恒先:大宇宙时空的生成

三、复归恒先:周而复始的再生成和永恒的回归

四、结语

感生、异相与异象:关联宇宙理论建构王权叙事的路径

一、理论背景

二、感生神话叙事范式及其思维机制

三、异相神话与“天命”观

四、异象神话叙事结构与五行体系

五、结语

中国与埃及墓室壁画中的彼岸路径比较

一、形制象征层面的彼岸路径比较

二、神灵支持层面的彼岸路径比较

三、不朽技术层面的彼岸路径比较

四、结语

第三编 早期宇宙论与方技数术

早期中国宇宙论与中医知识的生成:以风论为例

一、作为病因的风

二、《九宫八风》与疾病

三、八风与风占、式占

四、结语

“数”的哲学观念再论与早期中国的宇宙论数理

一、引言与问题

二、“数”的哲学观念与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

三、盖天说、浑天说的数理及其运用

四、宇宙生成论的数理与天地之数的哲学推演

五、结语

早期中国的“五物”分类法与关联性宇宙论

一、中国古代动物分类的研究背景

二、“五物”分类体系的发展和演变

三、结论

第四编 西汉宇宙论发展

“推阴阳”而动天地:董仲舒的宇宙图式如何实现对先秦儒家宇宙论的改造与超越

一、宇宙论建构:轴心时代的旨趣与风潮

二、先秦儒家宇宙观及其局限

三、一元,天有十端

四、“天道之大者在阴阳”及其运行轨迹

五、五行:让宇宙有秩序地转动起来

六、阴阳、五行:“相与一力而并功”

七、人化宇宙:天道秩序的纲常化演绎

制度阴阳:一统文明下的宇宙新论

一、制度阴阳与理性文明

二、制度阴阳之道

三、制度阴阳之理论困境

四、制度阴阳的实质

五、人本与自然

六、制度阴阳论对道家的影响

七、制度阴阳论对儒家的影响

早期中国宇宙论研究新视野是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曹峰。

得书感谢您对《早期中国宇宙论研究新视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解字说文:中国历史文选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文选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论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进展、热点专题与最新成果进行了阐释。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电子书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创作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写中国舞蹈的基本概述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的整体概说,将细致的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包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宗教与祭祀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教化、中国传统习俗、日常生活场景、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戏曲的概述和其与舞蹈创作之前的关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在了解中国各方面传统文化同时,也能相应地了解到由此诞生的舞蹈体系的来龙去脉,探讨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电子书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