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中国哲学视角梳理儒家道德的起源,带我们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哲们是如何思考道德哲学问题的。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十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天人之辨、人禽之辨、仁义内外之辨、仁礼之辨、义利之辨、群己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义命之辨、王霸之辨以及儒法之辨的探讨,发掘儒家道德哲学的源头及其核心价值,分析其理论架构和逻辑特色,引导读者思考人的道德意识如何产生、演化并终实现德性生活的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儒家道德哲学、儒家工夫论,著有《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于《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道德与文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天人之辨
张力下的孔子的天人观
天命人性:思孟学派的天人思考
以分合之:荀子天人观的创造性
第二章 人禽之辨
孔子及孔门弟子:人当知所当止之处
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人而无礼,不亦禽兽?
“唯儒家”:道德哲学的构建
第三章 仁义内外之辨
何谓仁义内外之辨
私德、公德的区分
道德准则的根源
道德实践的基础
治理法则的来源
第四章 仁礼之辨
礼乐文明及其反思
人而不仁,如礼何?
荀子的“隆礼”观
第五章 义利之辨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性善论
性恶论
第六章 群己之辨
社群主义的群己观念
比较视野下先秦儒家的群己之辨
先秦儒家群己之辨的现代意义
第七章 君子小人之辨
君子小人之异
何谓君子人格
君子之养成
第八章 义命之辨
孔子:“知天命”
孟子:“正命”
荀子:“天职”与“人职”
《易传》儒者:天人合一
第九章 王霸之辨
孔子羞言霸道
王道乃民心所向
王霸与制度
第十章 儒法之辨
荀子的“礼学”
法家的“法学”
重评荀子与法家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十论是2022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作者王正。
得书感谢您对《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十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