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史:上下

清诗史:上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刻剖析人物,严迪昌教授经典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诗文化学”批评方法,关注并契入科举文化、隐逸文化、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诸基因,以认辨清代诗歌繁富杂的诸多特定现象,立足于文本本位,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书中对那些貌似寻常而内里深沉的人物的解剖,尤能显示著者那看透世事人心的犀利眼光。书中对诗人群体和诗学大家的分析,都选择了独特的切入角度,其论述语言也有着强烈的个人化色彩。著者的踏实学风使该书的学术成就代表了当代清诗研究应有的水准。

作者简介

严迪昌(1936年—2003)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学术著作有《文学风格漫说》、《清词史》、《清诗史》、《阳羡词派研究》、《严迪昌自选论文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清诗史 上

弁言

绪论之一 清诗的价值和认识的克服

绪论之二 清诗的嬗变特点——“朝”、“野”离立之势

绪论之三 黑暗的王朝与迷乱的诗坛

第一编 风云激荡中的心灵历程(上):遗民诗界

引言

第一章 宁镇·淮扬遗民诗群

第一节 白门遗老

第二节 “徐州二遗民”与“望社”诗群

第三节 吴嘉纪与维扬、京口遗民诗群·兼论“布衣诗”

第二章 以方文、钱秉镫为代表的皖江遗民诗人——兼说地域文化世族

第一节 真气淋漓的方文的诗·附说方氏族群

第二节 钱秉镫及其他

第三章 喋血于山岭海涯的两浙遗民诗群

第一节 浙东遗民诗群

第二节 浙西遗民诗群

第四章 顾炎武与吴中、秦晋遗民诗人网络——兼说遗民诗僧

第一节 吴中遗民诗人网络

第二节 遗民诗界南北网络的沟通人——顾炎武论

第三节 傅山及秦晋诗群·附论河朔诗群

第五章 “交广从来是楚乡”——湘粤遗民诗界

第一节 鹃泣猿啼不胜悲的王夫之

第二节 慷慨任气屈大均

第三节 遗民诗界殿军陈恭尹

第二编 风云激荡中的心灵历程(下):清初诗坛

引言

第一章 江东三大家

第一节 钱谦益与龚鼎孳

第二节 吴伟业及“娄东诗群”

第二章 “绝世风流润太平”的王士禛

第一节 诗界“开国宗臣”的认识意义

第二节 时代与个人双向选择中的王士禛

第三节 王士禛主盟诗界的时间考辨

第四节 “神韵说”形成过程与审美内涵

第五节 王士禛的诗歌创作成就

第六节 “王门弟子”论略

第三章 朱彝尊的诗及其诗学观

第一节 朱彝尊的诗歌生涯和诗学观

第二节 朱彝尊的诗歌成就

第四章 “南施北宋”和开府江南的宋荦

第一节 悲怆沉慨的宋琬诗

第二节 清醇老苍的施闰章诗

第三节 宋荦述说·附邵长蘅与“江左十五子”

第五章 查慎行论

第一节 “浙派”辨

第二节 查慎行诗文化心态的构成

第三节 《敬业堂诗集》的诗史意义

第四节 查慎行的诗歌风格辨

第五节 附说吴之振

第六章 赵执信论

第一节 齐鲁与江南诗文化的消长以及赵执信的时代契机

第二节 赵执信诗学观形成过程及其诗界“权在匹夫”之争的时间考辨

第三节 赵执信“越轶山左门庭”的诗学观

第四节 赵执信诗创作成就

清诗史 下

第三编 “升平盛世”的哀乐心声:清中叶朝野诗坛

引言

第一章 耆儒晚遇的沈德潜

第一节 沈德潜的诗歌生涯及其“时世”契机

第二节 叶燮《原诗》与沈德潜“格调说”异同辨

第三节 沈德潜的诗·“吴中七子”·毕沅·曾燠

第二章 翁方纲及其“肌理说”

第一节 “肌理说”的文化机制(附说“试帖诗”)

第二节 翁方纲的诗学观及其诗作

第三节 附论——从李文藻、桂馥到阮元

第三章 袁枚论

第一节 “袁枚现象”的诗史意义

第二节 “袁枚现象”的文化内涵及其构成过程·附表四种

第三节 袁枚文化意识对名教纲常的叛离性

第四节 袁枚的诗史贡献

第五节 袁枚诗的成就

第四章 乾嘉诗人谱(上)

第一节 屈复

第二节 画人诗举要

第三节 “一卷怪石”胡天游

第五章 八旗诗人史略

第一节 “辽东三老”、“三布衣”举要

第二节 宗室诗人中的“篱外寒花”群

第三节 铁保与法式善

第六章 乾嘉时期地域诗派诗群巡视

第一节 以厉鹗为代表的“浙派”

第二节 钱载与“秀水派”

第三节 高密诗派述略

第四节 岭南诗群

第五节 洪亮吉与常州诗群述略

第七章 乾嘉诗人谱(下)

第一节 赵翼的诗史观及其创作成就

第二节 蒋士铨的诗及其与袁枚的关系

第三节 王文治、李调元述略

第四节 “性灵”后劲张问陶

第八章 黄仲则论

第一节 凄怆的心魂

第二节 《两当轩诗》的认识意义

第三节 《两当轩诗》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黄仲则诗文化渊源辨

第四编 风雨飘摇时的苍茫心态——晚近诗潮

引言

第一章 昏沉时世中的悲怆诗群

第一节 王昙的“杀花”之哭

第二节 孙原湘的“自救”诗心

第三节 “郁怒”的舒位《瓶水斋诗》

第四节 郭麐的诗风及其诗学观·兼辨姚鼐的“桐城诗法”

第五节 彭兆荪的幽愤诗情

第二章 “一箫一剑平生意”的龚自珍

第一节 龚自珍的诗史地位·兼说“清代诗史”与“近代诗歌”的叠合关系

第二节 龚自珍诗的“箫心剑气”及其以“完”论诗

第三节 附论汤鹏与魏源

第三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忧愤心史

第一节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及张际亮、朱琦等的爱国诗篇

第二节 贝青乔的《半行庵诗存》和《咄咄吟》

第三节 从姚燮到张维屏

第四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幽苦诗心

第一节 进退失据的心灵——陆嵩、李映棻诗例说

第二节 郑珍的离乱心歌

第三节 金和的“秋蟪”之唱

第四节 江湜的“风兰”心音

第五章 结篇 诗史帘幕的双向垂落——“同光体”与“诗界革命”

重要参考书目

一 史部

二 谱乘、年表

三 总集、丛刻、选集

四 别集

五 笔记、诗话

六 近人论著

后记

后记之二

清诗史:上下是201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严迪昌。

得书感谢您对《清诗史:上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刺猬的优雅 电子书
巴黎腔,文艺范。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中国民间故事 电子书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它是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亦称“古经”“说古”“学古”“瞎话”。根据内容民间故事可分四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笑话。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现实活,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经过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流传,许多民间故事被改成了各式各样的剧本,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民间故事并不会因物质
毕淑敏专集:提醒幸福 电子书
适读人群 :7-10岁   1.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提醒幸福(毕淑敏专集)(经典彩绘本)》为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专集之一。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共20册,包含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7位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集。他们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命!   2. 青少年读者不可不读的经典文学作品。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小说前附有导语,每章前还附有导读,旨在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作家作品的影响、成就等。   3. 全新经典彩绘本。本书配有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饶有趣味、轻松的阅读氛围里,品味大师的文学经典和精神魅力。装帧设计恢弘大气,颇具收藏价值。{simg}//img30.360buyimg.com/vc/jfs/t991/314/304285477/115281/adcd1d55/5514fb8bN143b0f39.jpg{eimg}
上古神话(全四册)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中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