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

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江南文化孕育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风范与开拓创新意识,为社会经济活动带来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关明清时代江南社会的文化现象,二是对域外世界的状摩与追寻。

“黄山白岳”是指皖南的徽州,也是作者三十多年来长期关注的区域,本书首先勾勒出晚明人文地理书写的复兴轨迹,并聚焦于皖浙边缘山区的社会建构,追寻历史劫难之流传,发掘年湮代远的相关记忆,聆听黄山钟鸣的世纪回响,关注波流披靡之中的苦乐异景,剖析“徽州朝奉”在江南诸多传奇之递嬗演化……

在明清时代,徽商自新安江东下,几经辗转进入长江三角洲,从那里开始,逐渐汇入浩瀚的东海,驰骋于东亚世界,三十多年来作者的研究,也是以“徽学”为起点,逐渐延伸至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的研究。

远引旁搜,质疑求是,既有近观细思,又有遥瞻远眺,既要遥望域外世界,瞻顾内外,还应追溯流寻源,较近距离地细致考察江南那一域旷野沃壤。

作者简介

作者王振忠,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徽州研究,是国内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著有《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1996年)、《乡土中国·徽州》(2000年)和《明清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做——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2002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松窗长昼忆平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且拥图书称富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吴景超的学术与人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徽州朝奉来取宝

(一)

(二)

(三)

纸皂代差

(一)

(二)

(三)

(四)

风雨沧桑屯溪桥

(一)

(二)

(三)

(四)

历史劫难的流传与记忆

(一)

(二)

(三)

(四)

边缘山区的社会建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黄山钟鸣的百年回响

信有人间翰墨香

叶名琛的家世与交游

(一)

(二)

(三)

门簿:官场文化与拜年习俗

(一)

(二)

(三)

(四)

(五)

哈佛大学收藏的晚清老照片

(一)

(二)

(三)

遥瞻日出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长天远水琼浦月

(一)

(二)

(三)

(四)

琉球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是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振忠。

得书感谢您对《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东海海域移民与汉文化的传播:以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为中心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东海海域移民与汉文化传播的专著。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东亚卷 电子书
本书主要梳理与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在日本与韩国的介绍、研究及其影响的状况。由于一千多年以来接受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日本汉学不仅起源甚早,而且在世界汉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韩国的汉学也同样历史悠久、根深叶茂,尤其是自现当代以来学者辈出,成就显著。
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 电子书
本书共两个部分,一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如:莫高窟、长城、古建筑复杂的武当山、布达拉宫、三孔、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等;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如昆曲、书法、剪纸、端午节、妈祖信仰与习俗、丝绸工艺、针灸、皮影戏、木活字印刷、福建木偶等等。
瓷上世界·瓷上文化 电子书
本书试图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让国人能够了解瓷器作为中国的“国器”,曾在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映射出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美,并通过外销瓷影响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