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权利的现代解读

传统权利的现代解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探讨请愿权的法学专著。

内容简介

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请愿权是指人民就国家的政治措施或对个人的权利、利益之维护,向国家有关机构表达意愿,请求国家有关机构受理并做出答复的权利。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区别一般意义上的请愿与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请愿之间的关系。

本书包括请愿权的一般问题;请愿权的历史考察;请愿权的理论阐释;域外请愿制度之比较;我国请愿权之制度保障;余论:公共参与与宪政启蒙:请愿权利意识的培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导 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本书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主要研究方法和体例安排

(一)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体例安排

第一章 请愿权的一般问题

第一节 请愿权与公民基本权利

一、公民基本权利

二、公民基本权利视野下的请愿与请愿权

案例一:佳能工会请愿

案例二:IBM劳资纠纷请愿

案例三:小索尔的请愿

第二节 请愿权之界定

一、请愿权的概念

(一)请愿权

二、请愿权的构成

(一)请愿权的主体

1.请愿权的权利主体

2.请愿权的义务主体

(二)请愿权的客体

(三)请愿权的目的

(四)请愿权的内容

(五)程序要件

第三节 请愿权的多元化权利属性

一、自由权

(一)请愿权的自由权属性

(二)慎重对待请愿权的自由权属性

二、参政权

三、权利救济权

四、受益权

五、和平抵抗权

六、请愿权属性多元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请愿权的对应形态

一、批评或表达不满

二、提出建议或意见

三、申诉、申明或提出要求

第五节 请愿权与相关概念之甄别

一、请愿权与表达自由权(freedom of expression)

二、请愿权与诉愿权

三、请愿权与信访权

四、请愿权与监督权:对《宪法》第41条的解读

(一)《宪法》第41条第1、2款与监督权

(二)《宪法》第41条第1、2款与请愿权

第六节 请愿权的宪政价值

一、请愿权的控权功能

二、促成善政之达成

三、民主意识的形塑

四、秩序保障功能

五、权利保障功能

第二章 请愿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域外请愿权的产生与发展

一、请愿的萌芽:英国早期国会向英王的请愿

(一)1215年宪章运动

(二)1628年《权利请愿书》(Petition of Right)

二、请愿权的初次宪法表达:《权利法案》

三、请愿权在近现代立宪活动中的广泛确认

案例四:美国退伍军人请愿案

四、请愿权在国际人权文件中的确认

(一)国际人权法与请愿权

1.少数者保护制度(通知性请愿)

2.联合国人权体系内的请愿

(二)区域人权文件与请愿权

1.《欧洲人权公约》与请愿权

2.《美洲人权公约》与请愿权

第二节 我国请愿权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官民的沟通机制

二、近代中国的请愿实践及其宪法确认

(一)近代中国的请愿实践

(二)请愿权的宪法确认

案例五:“废止中医”提案请愿案

案例六:1932年反《出版法》请愿案

(三)近代中国请愿权发展的简要评价

三、新中国的宪政实践与请愿权

(一)政治话语与价值选择

(二)党的文件、法规文本对请愿权的反映

《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在罢工请愿期间工资路费等待遇的通知》

(三)宪法文本对请愿行为的反映

(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请愿实践

案例七:三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三章 请愿权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人民主权原则下的代议制民主理论

一、人民主权原则下的代议制民主及其理论困境

二、请愿权与人民主权原则下的代议制民主

第二节 协商民主理论

一、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运行方式

二、请愿权的政治参与功能与协商民主

第三节 抵抗权理论

一、抵抗权理论

二、作为政治自由的请愿权与抵抗权理论

第四节 治理、善治理论

一、治理理论(Theories of Governance)

二、政治参与:衔接请愿与可治理型民主的纽带

第四章 域外请愿制度之比较

第一节 德国的请愿制度

一、请愿权在德国的发展

二、德国请愿权的实现机制

(一)请愿的受理——“适当机关”和“议会机构”的确定

(二)请愿的处理

1.议会请愿的处理机构

2.请愿的处理程序

3.请愿的处理方式

第二节 日本的请愿制度

一、请愿权在日本的历史发展

(一)请愿权在日本的产生与发展

(二)日本请愿权理论的发展

二、日本请愿制度的运作实践

(一)有关请愿的法律规范

(二)请愿制度

三、日本请愿权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请愿权的行使现状

(二)请愿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俄罗斯的请愿制度

一、请愿权在俄罗斯的产生与发展

二、俄罗斯请愿权的内容和基本属性

三、俄罗斯公民请愿制度的运作机制

(一)请愿的提出方式

(二)请愿的受理主体

(三)请愿处理程序

(四)请愿权行使的保障

第四节 加拿大的请愿制度

一、请愿权在加拿大的历史发展

二、请愿的受理及条件

三、请愿的提交

四、政府的回应

第五节 各国请愿制度之简要评价

一、请愿受理机关的设置具有广泛性,议会请愿成为各国请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请愿权进行限定是请愿立法的必要选择

三、请愿权的宪法确认与请愿立法(或判例)相结合的保障模式应成为请愿法制化发展的方向

四、建立请愿者理由说明机制应该成为请愿权得以有效落实的必要环节

五、请愿权需要在制度改革中不断发展

第五章 我国请愿权之制度保障

第一节 请愿诉求的增加及其制度保障的羸弱

一、社会转型导致的请愿诉求的高涨

二、宪法规范功能的缺失

三、请愿制度保障的简陋

(一)制度保障是请愿权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我国请愿权的制度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制约我国请愿权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制约

二、司法权威的问题

三、苏联宪法的影响及立宪的惯性使然

四、立宪的价值取向问题

第三节 请愿权的保障

一、请愿权入宪论之省思

(一)权利保障入宪论

(二)权利保障入宪论之反思

1.权利入宪在当下未必就能实现权利保护

2.现阶段影响权利保障入宪效果的因素分析

二、请愿权保障之立法跟进

(一)请愿权保障的单行立法模式

(二)《请愿法》之立法构想

(三)请愿权在其他立法中的安排

(四)请愿制度与现行信访制度的整合

(五)请愿权的侵权救济

余论 公共参与与宪政启蒙:请愿权利意识的培育

一、加强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

二、宪政启蒙中的国家角色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期刊论文

三、博士、硕士论文

四、译著类

五、外文资料:

六、工具书

后 记

传统权利的现代解读是2013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福刚。

得书感谢您对《传统权利的现代解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残障权利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8·夏季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8年第5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家户法律传统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以家户法律传统为专题。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诉讼观念与和谐乡村建设:以广西民间传统观念为视角 电子书
变动时代的法律职业者:中国现代司法官个体与群体(1906-1928) 电子书
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