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回顾到2017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状况。

内容简介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非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性,也具有特殊的“濒危性”。对非遗进行法律保护,已经成为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来,各省、市、自治区等都制定了区域内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在非遗法律保护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保护和传承经验。积极探索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的方法和经验,探讨未来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的对策和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报告(2018)》由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编写,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酒文化坊有限公司、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等多方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研究并发布的关于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包含了贵州民族大学对我国少数民族非遗进行科学传承和保护的

新研究成果,同时也吸纳了国内部分学者对该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本书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为主题,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新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报告(2017)》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进行了分民族和分地区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未来少数民族非遗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性路径。

作者简介

编者肖远平,彝族,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文艺学、民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研究。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贵州民族大学第九批学科带头人,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2011~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经验、问题及发展对策

Ⅱ 民族篇

B.2 2006~2017年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3 2006~2017年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4 2006~2017年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5 2006~2017年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6 2006~2017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7 2006~2017年独龙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Ⅲ 区域篇

B.8 200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9 200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10 2006~2017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B.11 2006~2017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Ⅳ 法律保护篇

B.1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研究报告

B.13 乡村振兴战略指引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研究

B.14 侗族大歌的法律保护探析

Ⅴ 理论探讨篇

B.15 2006~2017年中国傩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调查报告

B.16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乡青云村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B.17 试析侗族史诗《嘎茫莽道时嘉》中的“萨天巴”祖母神

B.18 对非遗经纪人体制建立的思考:探索与展望

Ⅵ 案例分析篇

B.19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仙马村为例

B.20 非遗公众活动:强化博物馆非遗传播效应的思考——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个案分析

B.21 四川省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现状调查——以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为例

B.22 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

Ⅶ 附录

B.23 2017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

Abstract

Content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肖远平(彝)柴立(满)王伟杰王月月李霞(仡佬)。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既对2016~2017年的传媒投资现象、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描述和分析,也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勾勒出中国传媒投资的最新特点、规律、发展方向和投资动向,从而总结经验,直视当下,预测未来,把握机遇,为中国的传媒业投资出谋划策,点石成金。同时,通过传媒投资案例的梳理总结,举一反三,为传媒投资兴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8)现实与前瞻: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 电子书
2018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 电子书
本书为“当代中国发展报告”之一,分析了近十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与中国民生发展:1978~2018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8) 电子书
本书总报告深度分析中国慈善新时代的特征,即超慈善,并解析其由来;分报告收录了中国式慈善欺诈、平台模式在共享空间捐赠中的现实运用、一路走红的轻松筹大病救助平台等3篇报告;典型案例部分收录了“十方缘”这一典型机构,“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腾讯“为村”、蒲韩乡村公益养老等三个典型项目,以及“老爸”魏文锋这一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