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社会

童年与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成名作,致缺乏身份感的你。

内容简介

《童年与社会》一书是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的代表作。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心理社会理论(俗称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初步成形。

在本书中,埃里克森首次提出了生活周期八阶段理论,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

此外,作者带我们走近小男孩山姆、海军陆战队队员、小女孩安妮、小男孩彼得,去了解身体、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走近两个气质迥异的印第安部落——大草原上的猎人和鲑鱼河畔的渔民部落,认识过去历史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现实处境;走近小女孩简和玛丽、小男孩本和汤姆,认识微观世界(游戏)与宏观世界(现实)的关系;走近美国、德国和俄国,了解民族历史与民族现状如何一道塑造、摧毁、重塑一个民族的个性。

本书(原版)曾在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被奉为一本研究童年之社会意义的经典著作,更有人称这本书为一本从心理学出发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爱利克·埃里克森(1902.6.15—1994.5.12),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曾获得普利策奖。其一生中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以及身份认同危机的概念。尽管埃里克森甚至都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由于其洞见之深和学识之广,因此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破格聘用为教授。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罗伯特·沃勒斯坦曾经说道:“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没有一位心理学家比埃里克森对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此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埃里克森在“20世纪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高居第12位,足见其影响之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序

1985年的新思考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部分 童年和社会生活形态

第一章 病史的相关性和相对性

一个小男孩山姆的神经系统危机

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一次战斗危机

第二章 幼儿性欲理论

两个临床病例

力比多和攻击性

区域、模式和形式

口唇和感觉

排泄器官和肌肉系统

运动和生殖器

前生殖器阶段和生殖器阶段

生殖模式和空间形态

第二部分 两个美国印第安部落的童年

引言

第三章 大草原上的猎人

历史背景

吉姆

一次跨种族研讨会

苏族印第安儿童的教育

分娩

哺育

保留和排出

“做”与做

超自然

太阳舞会

追逐幻觉

总结

追踪研究

第四章 鲑鱼河畔的渔民

尤洛克人的世界

尤洛克儿童精神病学

尤洛克儿童接受的训练

归纳性比较

第三部分 自我的发展

引言

第五章 简:早期自我的失败

第六章 游戏与理智

游戏、工作和成长

游戏与治疗

同一性的出现

游戏和环境

投弹手之子

黑人的性格

第七章 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自主对羞愧、怀疑

主动对内疚

勤奋对自卑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亲密对孤独

繁衍对停滞

整合对绝望

一张渐进图表

第四部分 青年和个性的演变

引言

第八章 对美国个性的反思

两极化

“妈咪”

约翰·亨利

青少年、老板和机器

第九章 希特勒童年的传奇

德国

父亲

母亲

青少年

生存空间,士兵,犹太人

有关犹太人的评述

第十章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青年传奇

土地与村社

母亲们

年老的君主与该遭天谴的子孙

被剥削者

圣徒和乞丐

陌生者

无父的团伙和没有腿的儿童

襁褓中的婴儿

新教徒

第十一章 结论:摆脱焦虑

参考文献

编后记 和埃里克森的500天

童年与社会是2018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作者[美]爱利克·埃里克森。

得书感谢您对《童年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治愈隐性虐待 电子书
治愈心理伤害,人际关亲密关系处理,日常情绪自愈的指南策略与方法。
根本停不下来 电子书
融合4大心理流派,针对上瘾的不同阶段,一步一步战胜成瘾问题。
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社会工作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可以直接用来培训我国精神医疗社工工作人才,推进精神病康复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童年不缺爱 电子书
1.童年不缺爱: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是孩子生命头几年最重要的议题! 2.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要住进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才有力量抵御生命中可能遇到的寒冬! 3.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心理学家曾奇峰感动力荐。 4.没有安全感的人,一生都在找“家”;缺爱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才是孩子独行于世的“铠甲”!看见、理解,即爱与疗愈。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电子书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临床从业40年沉淀之作,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