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通过对出土文献的整理资料,从中找出早期道教的发源脉络。
内容简介
期道教与民间信仰、方术及丧葬礼俗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且颇具难度的前沿性课题。本书立足于考古新材料,结合有关传世文献,广泛借鉴前人成果,运用缜密的逻辑分析,通过翔实的文献梳理和考证,就某些重要议题加以论述和概括,提出若干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早期道教史的理论建构,对出土文献研究亦有积极意义。作者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抓住核心线索,提纲挈领,小中见大、以点带面,系统揭示出早期道教与方术、民俗的互动融合。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援入多种手法展开跨学科、立体式的综合研究,遵循“二重证据法”的原则和精神,注重收集出土文献及考古实物,深入发掘材料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并将其与传世文献进行比对和参证,藉此拓宽了以前比较单一的研究视野,有力佐证了早期道教对世俗社会的深远影响及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作者简介
作者姜守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聊城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5月~2008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第一站)。2008年8月~2009年7月,(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第二站)。2005年7月起,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出版説明
序
緒論
上篇 方術與道術
第一章 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考釋
一 釋文考訂:研究歷程與學術回顧
二 簡文編綴及篇題與性質
三 釋文與譯文的釐定
四 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
五 結論
第二章 漢代“血忌”觀念對道教擇日術之影響
一 “血忌”溯源
二 道門“血忌”
三 結論
第三章 入山與求仙——《抱朴子·登涉》所見漢晉時人的入山方術
一 入山的必要性:何山可入?
二 入山擇日:何時可入?
三 入山的防身物品
四 隱身術
五 知鬼名
六 辟蛇術
七 涉水術
八 辟鬼術
九 辟虎狼之術
十 結論
第四章 道教“四縱五橫”觀念考源——從放馬灘秦簡《日書》“直五橫”談起
一 放馬灘秦簡《日書》“行不得擇日”篇釋讀
二 道書所見“四縱五橫”符圖及咒語
三 有關“四縱五橫”的幾個問題
四 結論
下篇 葬俗與信仰
第五章 放馬灘M14秦墓板畫反映的喪葬信仰
一 資料介紹
二 猛虎在墓葬中的角色及功用
三 六博圖在墓葬中的象徵含義
四 結論
第六章 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體現的冥界觀
一 牘文釋讀
二 釋文與譯文的釐定
三 有關內容的解讀與分析
四 結論
第七章 香港所藏“松人”解除木牘與漢晉墓葬之禁忌風俗
一 資料簡介
二 “直開”與建除方術
三 喪葬禁忌與時日吉凶
四 “拘校復重”與“承負”“解除”
五 有關偶人的幾個問題
六 “天帝”“天帝使者”等稱謂的統計與分析
七 結論
第八章 北涼“緣禾二年”冥訟文書與六朝道教“冢訟”觀念
一 文書語辭辨析及內涵探研
二 冥訟文書與勾魂法術
三 六朝道教的“冢訟”觀念
四 結論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姜守诚。
得书感谢您对《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