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天涯:寻访文学和电影的现场

芳草天涯:寻访文学和电影的现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一个个文学和电影的现场中,李黎倾情分享她瞻仪聆音时的情感,分享她心灵宝藏的秘密。

内容简介

作者李黎既热爱文学、电影,也热爱旅行。她几十年来行走世界各地,一直都带着文艺眼光来审视旅行地,与已故作家、电影导演做心灵的对话,成为在文本与行走之间不断穿梭的形式。她经常把所见所感,写成随笔文字,并且保存了大量一手照片。

这本书中涉及的作家有三毛、张爱玲、沈从文、木心、谷崎润一郎、紫式部、布罗茨基等俄国作家、杜拉斯、波德莱尔;导演则有宫崎骏、小津安二郎等,涉足的国家或城市是西班牙、日本、土耳其、威尼斯、南印度、越南、巴黎、旧金山。

作者简介

作者李黎,本名鲍利黎,是出生在大陆,成长在台湾,旅居美国的小说、散文、剧本及专栏作家。祖籍安徽,194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高雄女中、台湾大学历史学系,70年代赴美,就读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政治学研究所。曾任编辑及教职,现居美国加州斯坦福,专事写作。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出版小说、散文、翻译、电影剧本等逾三十部;获有多项小说奖、电影剧本奖 (并摄成影片)。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年度小说选、散文选;代表作被收入《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小说卷及散文卷、《廿世纪台湾文学金典》小说卷;并列为“台湾小说二十家”(1978-1998) 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十步芳草,万里天涯

文学篇

回音

浮花飞絮

冬日之旅——从爱丁顿到重华

布什街645号

湘行漫记

凤凰的沱江水

风啊,水啊,一顶桥

花魂

梦浮桥

水痕

情人的家

附:“情人的家”前记

巴黎的忧郁

微物之神的国度

纯真博物馆

重返伊甸园

芳草天涯

电影篇

无字小津

两部东京故事

迷魂四十年

鸟儿去了哪里?

北非无谍影

巴黎的红气球

那朵花,那座桥

芳草天涯:寻访文学和电影的现场是201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李黎。

得书感谢您对《芳草天涯:寻访文学和电影的现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长江文学艺术的春天 电子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历届艺术节的有关文件,含通知、领导讲话及第六届艺术节资料;第二部分是一批回忆文章。
文与字的神韵:文学美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介绍,文学的审美特征以及名作赏析四部分。全书从诗、乐、歌、舞合一的现象和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两个方面找出文学的源头;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线索,串起文学史上的名人名篇;并选取10部世界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等。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 电子书
本书阐释新世纪以来的部分文学现象,重绘文学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全书分为概念、方法和实践三大部分。“概念”部分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从作者/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变化。“方法”部分介绍美国学界新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实践”部分从明星作家、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考察文学社群。
文学概论 电子书
就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来看,存在“经典”的流失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选经典,在体例上遵循了概论和经典文本“一加一”的模式。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本书各章节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作品的起源、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作家个性、素养及其后天养成,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类型、功能和原理。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
文学欣赏 电子书
文学欣赏是高职院校公共素质课教材,主要针对刚入学大学生文化素养缺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中外文化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书由一线教师编写,教材成稿前已经在学校使用多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全书分五个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文学及文学欣赏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介绍,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