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视角

技术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等收入经济体经验、拉姆齐模型创新、金融深化影响及应对策略。

内容简介

本文首先总结了中等收入经济体在持续增长时的经验和教训。其次是将创新作为关键变量引入拉姆齐模型,得出不同于传统拉姆齐模型的结论。提出技术模仿、转移以及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最终使中等收入经济体达到了一个稳定均衡水平。通过对经济增长运用因素分解法,得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家庭、厂商、银行和政府在内的经济体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金融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农业、制造业、金融业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建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中等收入陷阱”与技术创新的内涵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内涵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章 中等收入跨越的国际经验比较

第一节 日本的经济跨越:1973—1985年

第二节 韩国的经济腾飞:1987—1995年

第三节 拉美各国在经济跨越中的沉浮

第四节 经验和教训小结

第四章 基于技术创新的跨时动态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基于技术创新要素的视角

第二节 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基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理论框架

第五章 金融深化、技术创新和经济跨越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之一: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

第二节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基于结构的视角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村未来之路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之二:制造业升级

第一节 制造业的内涵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制造业转移过程特点和各国经验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制造业转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第四节 中国如何加快制造业创新步伐

第八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之三:“三化”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基于VAR模型的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动态分析

第二节 金融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产业分工角度

第九章 “中等收入陷阱”短期应对之策

第一节 中国的“一刀切”式短期政策弊端

第二节 经济脱困政策组合的思考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书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技术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视角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郭江山。

得书感谢您对《技术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外金融组织变迁:基于市场-技术-组织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在长时段、中外比较的视角下,按市场-技术-组织分析框架,梳理和归纳金融组织演进中变与不变的内涵。
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为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中印经济增长比较:基于制度视角的研究 电子书
不同的制度,对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
金融学:基于理论演进视角 电子书
内容提要本书以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的特点,系统的介绍了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理论。全书共分为11章,包括金融学概述、货币与利率、金融体系、金融市场、货币的时间价值、债券价值评估、股票价值评估、金融衍生工具价值评估、风险与投资组合、公司金融、金融监管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教材,也可作为经济、金融、管理等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了解金融常识的案头读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辽宁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解决收入增长和分配差距问题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学术界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论界定和划分标准,提出以“收入”指标为特征来对辽宁省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依据和可量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