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城市新居民公共服务研究,提升供给效果。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城市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以往国内学者普遍釆用的“外来人口”、“农民工”、“流动人口”这些带有歧视性字眼的称谓,基于管理学视角从“实然”角度将流动人口中的“乡-城流动”及“城-城流动”两部分群体定义为“城市新居民”。基于行文称谓与现实称谓相统一的考虑,撰写中将“城市新居民”简称为“新居民”。在对“新居民”这一称谓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本选题根据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目标,全盘考虑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这一系统工程中的决策机制、效率机制、公平机制、协同机制、责任机制如何互动运行来提升供给效果。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理论基础及逻辑建构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概念厘定

(一)新居民的概念界定

(二)公共服务内涵界定

(三)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新居民的成因阐释:推拉理论及二元结构理论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阐释:公民权理论

(三)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工具阐释:网络治理理论

(四)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依据阐释:公共选择理论

三、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建构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整体分析理路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结构搭建

第二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动因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历史演进

(一)1979—1991年:控制流动下的“分割供给”

(二)1992—2000年:有序流动下的“管控供给”

(三)2001—2009年:自由流动下的“公平供给”

(四)2010—2015年:包容增长下的“融合供给”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时代动因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户籍利益剥离的根本方法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三)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策略

(四)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保障

第三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行现状审视

一、全国新居民基本情况及公共服务享有现状

(一)新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二)享有状况: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处于空心地带

二、浙江新居民基本情况及公共服务享有现状

(一)新居民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二)增量空间:社会协调发展与适度人口规模预测

(三)享有状况:整体覆盖水平不高与享有程度有限

三、浙江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趋势变化

(一)现行方式:大人口机构统筹型与专业机构协调型结合

(二)未来走向:服务侧重下他管转向自管与统一转向分类

四、浙江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成效分析

(一)决策机制: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化

(二)效率机制:引入信息化网络操作平台

(三)协同机制:财政保障与协作网络建设

(四)责任机制:职能指标向服务指标转化

第四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结构方程

(二)分析流程

二、实证模型与评价指标

(一)模型构建

(二)评价指标

三、数据获取

(一)问卷设计

(二)调查方式与样本确定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四)人口特征统计

四、量表检验与模型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模型分析

五、结果分析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供给绩效的改善有正向作用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

第五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行困境分析

一、本位主义决策: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决策之困

(一)主体:中央主导下的碎片化参与

(二)回应:地方政府的差异化意愿

(三)程序:事件触发的个别化处理

二、生产效率缺失: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效率之困

(一)市场供给困顿:购买认识不足导致的购买操作失范问题

(二)社会供给困顿:自愿供给动力不足及融合组织功能受限

(三)信息建设困顿:政府间信息鸿沟与新居民信息素养弱势

三、生产公平缺失: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公平之困

(一)对象公平:新居民与户籍人口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明显

(二)内容公平:民生类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缺失为指向焦点

(三)程序公平:分立融合下积分供给的壁垒高筑及断裂执行

四、生产合力缺失: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协同之困

(一)资源协同: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主体财力不足

(二)主体协同:政府间及部门间供给功能划分不清

(三)流程协同: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执行效率低下

(四)利益协同:流入地与流出地负担分摊动力匮乏

五、供给绩效失控: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责任之困

(一)责任工具:总体短缺与结构失衡

(二)环境约束:既得利益与管控文化

(三)责任追究:主体单一与过程偏重

第六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国内外经验与借鉴

一、加拿大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及对中国的借鉴

(一)决策机制:包容原则下的“公共参与”

(二)效率机制:公民为先下的“客户中心”

(三)协同机制:政府内与政府外联动合作

(四)加拿大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借鉴价值

二、美国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及对中国的借鉴

(一)效率机制:政府与基层社区合力供给

(二)公平机制:法律保障服务的平等享受

(三)美国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借鉴价值

三、国内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实践经验

(一)限量积分:中山市的供给实践

(二)积分管理+条件准入:东莞市的供给实践

(三)积分管理+阶梯供给:上海市的供给实践

(四)扩大参与+社会贡献:嘉兴市的供给实践

(五)国内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的借鉴价值

第七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赋予话语: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优化

(一)能力框架下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模型

(二)制定环节:新居民个体决策参与能力提升

(三)回应环节:组织能力建设与环境能力建设

(四)修正环节:基于新居民的感知破解内循环

二、向外延展: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机制优化

(一)效率网络下新居民公共服务效率供给机制运行模型

(二)市场化的效率操作:政府功能转换与购买服务规范管理

(三)社会化的效率操作:发挥基层社区与社会组织的纽带功能

(四)信息化的效率操作: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系统动态共享

三、保证尊严: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公平机制优化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公平机制运行模型

(二)前置条件:保障土地财产权与处置权

(三)保底供给:基本公共服务无条件供给

(四)扩展供给:非基本公共服务积分供给

四、重视共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优化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运行模型

(二)资源协同:事权明晰下财权配置思路

(三)主体协同:利益相关者联动合作供给

(四)流程协同:供给流程再造与网格对接

(五)利益协同:流入地与流出地利益均衡

五、持续修正: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机制优化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责任机制运行模型

(二)责任界定:责任逻辑机理与绩效维度构建

(三)责任履行:履责主体明确与履责程序规范

(四)责任追究:双重责任评估与结果应用导向

结论

附录A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社会融合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封底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是2018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于海燕。

得书感谢您对《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其效率研究:基于中法比较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对中法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以及比较,并且对重点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快递网络管理创新研究:网络优化、运营机制及模式变革 电子书
快递网络创新管理体系研究,提供企业管理创新方法。
市场调查与分析 电子书
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十大完整课程及操作体系。
服务运营管理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理解服务运营"、"设计服务运营"、"管理服务运营"。"理解服务运营"包括第一章服务与运营,第二章服务价值链,第三章服务运营绩效;"设计服务运营"包括第四章服务设计与技术,第五章服务流程设计,第六章服务选址定位,第七章服务设施布置;"管理服务运营"包括第八章服务能力管理,第九章服务质量管理。这三个部分以及各下属部分主题相互呼应,构成一个服务运营系统的整体。
企业外部知识搜索的创新机制 电子书
在建设创新型社会背景下,企业如何摆脱内部资源限制、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