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球木构建筑研究:案例、技术史与跨文化对比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三部分:上卷为四个独立章节分别深入讨论来自意大利、日本、中国不同时期的四个(种)独立案例。下卷为中国闽浙地区木拱桥的专项研究,四个章节分别为营造技艺的人类学记录、个案考古学研究、技术谱系与社会史。结论卷为单独章节,对不同文化案例做对比研究,提出全新的类型学和技术史演化理论,并从建筑文化层面,对东西方木构建筑在结构思维与匠作思维的一些根本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中国建筑一些结构层面的本质特征。本书不仅对建筑学领域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具有极大学习参考价值,并适合于一切对传统建造感兴趣的读者。
章节目录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预告片
目录
上篇 编木拱桥:四个故事
第一章/从恺撒到达·芬奇
一、荣耀属于恺撒
二、达·芬奇的思维
第二章/汉庭顿圆月桥
一、艺术商人、铁路大亨与日本匠人
二、圆满之桥
三、构造的奥秘
四、佚失的历史
五、小结:圆月桥一生的故事
第三章/追寻中国木拱桥
一、发现中国木拱桥:从虹桥到闽浙木拱桥
二、闽浙木拱桥折射下的虹水虹桥
三、闽浙木拱桥起源之议
四、中国木拱桥:两代中国学者的学术执着
第四章/桥与匠的故事
一、景泰寿庆
二、白鹤
三、锦溪
四、稠林
五、仙宫
六、萼荐
七、杨梅洲
下篇 闽浙编木拱桥
例言
第五章/营造木拱桥:地方性知识
一、工程组织和筹备
二、材料与工具
三、拱架结构的设计
四、拱架结构构件制作
五、施工
六、匠人的思维方式
附录:结构科学眼中的闽浙木拱桥
第六章/如龙桥考古
一、如龙桥
二、拼图与解谜
三、结论
附录:如龙桥拱架结构树木年轮断年结果
第七章/技术的流传
一、技艺的层级
二、特例
三、形式变异
四、结构演化路径
五、技术的传承与传播
第八章/匠人、家族、地方
一、材料与概念
二、匠人与家族
三、技术与地方
四、闽浙木拱桥传统究竟有多久?
结论篇 反思
尾声/结构思维与建筑文明
一、普世的独特性
二、编木结构的类型
三、从概念到技术
四、结构思维:东西方的跨度应对之道
五、种子、土壤与生长环境
后记 结构思维的个人历史
致谢
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是2021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妍。
得书感谢您对《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