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

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角度细致认真,有理有据,审美与务实兼具。

内容简介

《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描写的分析,阐述诗歌中所使用的词语——“诗语”与诗人精神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市川桃子,日本汉学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 荷衰芙蓉死——审美意识的变迁

序言

第一章 发现与定型

第二章 发展

第二部 《采莲曲》的体系

第一章 乐府诗《采莲曲》的诞生

第二章 乐府诗《采莲曲》的发展

第三章 乐府诗《采莲曲》的飞跃

第三部 表示莲花的五种诗语——“莲花”、“芙蓉”、“荷花”、“藕花”、“菡萏”

序言

第一章 诗语的产生——六朝以前的情况

第二章 唐代的情况

第三章 对句中的色调

第四章 诗人的风格——以杜甫、李白、白居易、李贺、李商隐为代表

结束语

补说(一) 中唐诗歌在唐诗中的位置——对樱桃描写手法变迁的分析

一 关于樱桃

二 《全唐诗》中所见初盛唐的樱桃

三 《全唐诗》所见的中唐的樱桃

四 变化的理由

结语

补说(二) 《诗经》新解之尝试——以《周南·桃夭》《桧风·隰有苌楚》为例

前言

第一节 《桃夭》《隰有苌楚》的类似部分

第二节 《桃夭》与《隰有苌楚》的相异之处

第三节 《桃夭》的“宜”与《隰有苌楚》的“乐”

结语

补说(三) 欧洲对汉诗的理解——《诗经》评价在19世纪的法译唐诗集中的体现

资料

后记

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是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日]市川桃子。

得书感谢您对《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元嘉文学研究 电子书
元嘉文学是南朝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古文学摆脱玄言文风影响的第一个阶段,被人称为“诗运一转关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深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各体文学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本书对元嘉文学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儒学兴起与文学变化的关系、元嘉文学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元嘉诗歌演进过程、“元嘉体”的体制特征、元嘉散文在中古散文发展中的地位、元嘉文学与永明文学的关系等,并指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美国亚裔文学的六个重要分支,即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裔文学、美国菲裔文学和美国越裔文学,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详尽梳理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趋势。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一辑) 电子书
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辑。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二辑) 电子书
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