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19世纪末到当代的中国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讨论分析女权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话语,女权主义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等全球化进程纠缠在一起。这些进程不能简单地一言以蔽之,因为其中有复杂的、动态的关系,并产生了今天现代社会地缘政治构架的本质特点。正因为这样复杂的背景,女权主义在一个局部区域内的历史,对我们理解局部区域与全球之间的互动非常关键,对增进我们对现代性形成的微观和宏观过程的了解也非常重要。王政、高彦颐、陈雁编著的《女权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将19世纪末到当代的中国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讨论分析这样一个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王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者前言
序言
现代中国的编年史
女权(妇女权利;妇女权力)之路
媒体和女权主义对现代性的展望
作为战场的女性身体
近代中国的女权概念
绪论
一、“民权”“天赋人权”和“女权”的出现
二、做“国民之母”:主张与批判
三、尽与男子一样的任务
四、摸索新角色
五、拒绝做女国民
六、结论
译介新女子:中国女权主义者眼中的西方(1905—1915)
思想界之变迁
女权主义与现代性
现代性与西方
选举权在中国与在西方
现代性之形象
译介中国之女权主义
结论
女性、母性与生物界通律:《妇女杂志》的前半期(1915—1925)
家事科学——现代的家庭妇女
众声喧哗里女性的反对声浪
恋爱、性爱与母性:中文世界里的爱伦凯
“健美”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 “国难时期”: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
通过体育培育的健美是西方的、现代的
翻译健美:关于中国现代化
健美与国家政权
都市女作者的抵制
向前“大跃进”?——毛泽东时期的妇女解放的政治
革命转型的制度逻辑
马克思母性主义的平等
为妇女而斗争:“大跃进”的另一种历史
妇女解放在毛泽东时期的变化
对解放的怀旧之情
结论
从“银花赛”看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性别分工
为什么政府要发动妇女参加棉花生产?
国家是如何发动妇女的?
妇女组织在银花赛中扮演的角色
男人如何退出棉田生产?
银花赛给妇女带来什么?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 中的性别与劳动
谁是女权主义者?——理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后关于《上海宝贝》、“身体写作”和女权主义的矛盾立场
关于矛盾立场的讨论
女性文学与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
《上海宝贝》和身体写作现象的性政治和文本政治
绘制(mapping)和理解矛盾立场
结论
附录
汉译英文关键词简表
英文作者译名一览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历程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政。
得书感谢您对《女权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