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系统分析索绪尔学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厘清索绪尔学说与汉语语言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内容简介
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前提性内容“索绪尔研究”,重点分析索绪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语言理论。二是主体性内容“索绪尔接受”。拟以“接受时代——接受学者——接受理论”为骨架,构筑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徐今,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师从陆俭明先生。现在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中文系任教,硕导、讲师。在《汉语学报》《华中学术》《辞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1部,主持辽宁省级项目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索绪尔与索绪尔学说
第一节 索绪尔生平
第二节 索绪尔学说
一、《教程》主要学术思想
二、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
三、《教程》的编辑和版本
第二章 索绪尔学说在中国的接受——时代篇
第一节 初步引介期
一、最初的引介
二、文法革新讨论
第二节 介绍批判期
一、多位学者的介绍
二、语言和言语问题讨论
第三节 重新认识期
一、著作
二、论文
三、译介
四、两次讨论
五、一次会议
第四节 深入拓展期
一、著作
二、论文
三、一场讨论:任意性与象似性
四、两次会议
第三章 索绪尔学说在中国的接受——人物篇
第一节 方光焘
一、方光焘简介
二、方光焘对索绪尔学说的肯定
三、方光焘对索绪尔学说的批评
四、方光焘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广义形态说
第二节 高名凯
一、高名凯简介
二、高名凯对索绪尔学说的肯定
三、高名凯对索绪尔学说的批评
四、高名凯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语言是多面符号
第三节 王希杰
一、王希杰简介
二、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肯定
三、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批评
四、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三一理论
第四章 索绪尔学说在中国的接受——理论篇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语言和言语
二、共时和历时
第二节 系统理论
一、价值理论
二、关系理论
第三节 符号观
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二、任意性原则
参考文献
后记
索绪尔学说在中国的接受是2017年由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徐今。
得书感谢您对《索绪尔学说在中国的接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