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揭示民国时期《礼记》研究的基本风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研究《礼记》学的基本问题,以《礼记》学研究内容为对象,分为绪论、《礼记》考证研究、《礼记》经解研究、《礼记》通论研究、结论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民国时期《礼记》研究的文献概况、选题理由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郎文行,安徽金寨人,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讲师。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从事礼学文献研究。硕士论文题为“阮刻本《礼记注疏》校读札记”,博士论文题为“民国时期《礼记》研究考论”。曾点校出版《仪礼郑注句读》,发表《阮刻本〈礼记注疏〉版本改字初探》、《阮刻本〈礼记注疏〉校勘记符号初探》、《〈今月令〉与〈明堂月令〉考论》,《辨体知类,分理篇章——刘咸炘〈礼记〉学探微》、《论郑玄对丧服理论的建构》、《〈仪礼?丧服〉贾公彦疏标点志疑》等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 民国时期《礼记》研究文献概述
二 本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一)学术史研究价值
(二)《礼记》研究的价值
三 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 本文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民国时期《礼记》考证研究(上)
第一节 《礼记》渊源研究考论
一 民国以前学术史梳理
二 民国学者各家之说
三 民国时期《礼记》渊源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第二节 《王制》作者研究考论
一 清代以前学术史概略
二 清代学者各家之说分类
三 民国学者对清人论说的批评与否定
四 《王制》作者当为汉文博士补议
第二章 民国时期《礼记》考证研究(下)
第一节 《月令》来源研究考论
一 《月令》与《吕纪》的关系
二 《月令》与《周书·月令》的关系
三 民国时期《月令》来源的主要结论
结语
第二节 《今月令》出处研究考论
一 诸家之说述略
二 《今月令》为汉代《月令》单篇别行之本
三 汉代所自行之月令并不是《今月令》
四 诸书所引《明堂月令》名同实异
结语
第三节 《学记》作者研究考论
一 民国学者诸家之说
二 当代学者的意见
三 民国时期《学记》作者研究总结与评价
第三章 民国时期《礼记》经解研究
第一节 简朝亮《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研究
一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的体例与内容
二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的学术价值
三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的特点
四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的不足
第二节 魏元旷《礼训纂》研究
一 《礼训纂》的内容
二 《礼训纂》的学术价值
三 《礼训纂》的不足
第三节 刘咸炘《礼记温知录》研究
一 划分章句
二 厘定文字
三 疏通经解
四 《礼记温知录》的特点与学术价值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礼记》通论研究
第一节 刘咸炘《礼记》学探微
一 刘咸炘认为《礼记》体例为儒家丛书
二 刘咸炘认为《礼记》的宗旨为儒门大义
三 刘咸炘《礼记》分理篇章的实践
四 刘咸炘《礼记》学的思想渊源
结语
第二节 蔡介民《礼记》学研究
一 蔡介民的礼学史研究
二 蔡介民《礼记通论》研究
三 蔡介民礼学研究的评价
结论
一 民国时期的《礼记》考证研究的评价
二 民国时期《礼记》经解研究的评价
三 民国时期的《礼记》通论研究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民国时期礼记研究考论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郎文行。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时期礼记研究考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