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立足现实历史之上,既反对“全盘苏化”,又反对“全盘西化”,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陕西省哲学界近年开展的“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系列研究活动又一重大成果。作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创造的新哲学唯物史观作出了全新解读,把马克思新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实践唯物主义原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务实求实的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为哲学教科书改革和创新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值得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一读。
作者简介
作者张周志,哲学博士,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周树智,西北大学哲学和政治学教授,西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论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第一编 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系统创立及当代意义
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
唯物史观是统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 ——关于马克思哲学两个争论的分析
主体实践与主体超越的统一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唯物史观的哲学逻辑
有关新“历史理性”实践叙事逻辑的正当性何以可能? ——观念史视野内《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正题识辨
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观的差异
第二编 现实的人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人本观理论的创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归属感”的探求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 ——新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和基础
“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三编 人与自然论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 ——“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其当代价值
第四编 社会生产论
人类绝不生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关于生产与需要逻辑顺序的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生产思想探要
两种不同的生产工具论 ——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五编 社会交往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突破交往“地域性”之中国话语探索 ——兼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观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的理论来源与发展
站在经济决定论的门槛上 ——《德意志意识形态》否定性思维中客观“优先性”结构的理论取向解读
第六编 人的自由论
清算与确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自由”思想解读
至人世界与自由人联合体 ——《庄子》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比较研究
第七编 新方法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蕴涵的唯物史观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的思想史研究方法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
追寻马克思理论之门 ——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批判之矛是如何锻造的?
第八编 人物论
施蒂纳对马克思究竟意味着什么? ——兼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成因
赫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第九编 价值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思想的解读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和分配理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观照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意蕴之“中国梦”探析
附录 在继承与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四届陕西省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文集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周志。
得书感谢您对《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