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研究了网络构建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促进员工间社会网络的形成,以及这种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员工个体和组织绩效。
内容简介
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有形资产和市场力量转变为知识的创造和整合。而企业内员工间的社会网络和社交互动是知识传播、创造和整合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员工间社会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本书共有5章。
第1章介绍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结构和测量;
第2章研究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的影响;
第3章研究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能否以及如何通过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第4章研究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之间的社会网络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效果;
第5章研究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通过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影响企业的绩效。
作者简介
作者苏中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曾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加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产业与劳动关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长期专注于中国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1章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关键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介绍
1.2.1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
1.2.2 社会资本与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
1.2.3 有关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结果
1.2.4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从资源基础观到知识基础观
1.2.5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局限与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1.4.2 总体方法与技术路径
第2章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组织内社会网络
2.1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测量
2.2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影响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
2.2.1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
2.2.2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合作气氛
2.2.3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的中介机制
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结果
2.3.1 样本与数据
2.3.2 测量
2.3.3 实证结果
2.4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3章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3.1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3.2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离职意向
3.3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工作投入
3.4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创新行为
3.5 研究方法与实证结果
3.5.1 样本与数据
3.5.2 测量
3.5.3 实证结果
3.6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4章 管理者社会网络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执行效果[1]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与理论发展
4.2.1 文献综述
4.2.2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间的社会网络
4.2.3 社会网络与双方的共享语义
4.2.4 共享语义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执行效果
4.3 研究方法
4.3.1 样本与数据
4.3.2 变量测量
4.4 数据分析与结果
4.5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5章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
5.1 引言
5.2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合作气氛与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
5.3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组织内社会网络与企业财务绩效
5.4 研究方法与实证结果
5.4.1 样本与数据
5.4.2 测量
5.4.3 实证结果
5.5 本章结论与讨论
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员工间社会网络的视角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苏中兴。
得书感谢您对《合作型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员工间社会网络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