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浙江大学中文系21位学者的25篇访谈录。
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的这些访谈,包括学术研究的传承与追求、学术道路的艰辛、教书育人的天职等方面内容。
本书不仅表现出了受访者的学术贡献,还记载了通过访谈得到学术成果之外的很多启示,包括受访者的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学术理念、学术个性、治学方法等,同时能够提供教书育人的指引和因材施教的策略。
作者简介
作者胡可先,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理事;2005年2-3月为日本静冈县立大学非常勤研究员;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问学于文史之间 ——吴秀明教授访谈录
一、“求是博雅”传统的当代演绎
二、当代文学史料的多维探讨
三、治学方法及对研究主体的反思
从“由文入史”到“文史互证” ——吴秀明学术研究的学理路径与学科意义
一、“由文入史”与历史文学批评
二、历史文学理论的学理思辨
三、文学史学科建设与“文史互证”(一)
四、文学史学科建设与“文史互证”(二)
学术人生的盎然诗意 ——吴笛教授的外国文学经典翻译与研究
一、早慧别乡梓,拜师聚胆识
二、译界名家铸名译,诗歌小说显才华
三、静心沉潜做学问,中西交流文雅士
师承与砺学 ——张涌泉教授访谈录
采铜于山,自铸宏篇 ——张涌泉先生的学术原创之路
一、近代汉字研究的拓荒者
二、集敦煌文献整理之大成
三、写本文献学的奠基者
方向与眼光 ——汪维辉教授访谈录
汪维辉教授学述
一、治学历程
二、治学成绩
三、治学理念
率性而为,豁然开朗 ——王云路教授访谈录
王云路教授学术研究述略
一、治学历程
二、学术贡献
三、治学特点
四、结语
多方位吸纳,有深度开采 ——周启超教授访谈录
一、与中文系青年学子教学相长
二、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起步
三、在中文世界整体呈现现代斯拉夫文论
四、文学理论研究的眼界决定生态
五、为科研积攒能力的两个路径
六、反思是难的,却乐在其中
七、阅读文本是中文系的基本功
八、欢迎切磋交流
敦品励学,经师人师 ——胡可先教授的学术历程与教学理念
从职业选择到理论建构 ——李咏吟教授的学术探索之路
一、学术意志
二、理论建构
集腋不辍,奋志求全
一、小学奠基,文献打底
二、详核群籍,校注补葺
三、因材施教,展望未来
深度阅读与教学育人 ——许志强教授访谈录
一、研究历程
二、深度阅读
三、教学育人
四、文化漫谈
探寻现象学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的融合之路 ——苏宏斌教授访谈录
扎根典籍,以书为乐 ——陈东辉老师访谈录
一个普通学者的自我反思 ——邹广胜教授访谈录
从传统文献研究到智慧大数据建设 ——徐永明教授访谈录
一、传统文献学的学习与研究经验
二、访学哈佛与学术地图的特色实践
三、新迈步:明代文学智慧大数据建设
四、数字人文的技术传授与未来展望
方言学如何面向田野和文献 ——庄初升教授访谈录
探寻文学“术”与“道”的结合 ——姚晓雷教授访谈录
且住湖山做散仙 ——与陶然教授漫谈诗词与治学
找到“刺点”,轻轻撕开那一层膜 ——翟业军访谈录
一、中师生,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
二、说好比说坏难很多
三、打通它们,做一个通人、边缘人
四、在一个破碎的学界里,我们还是应该做点什么
治学经历与教学理念 ——金进研究员访谈录
流连于语文学与语言学之间 ——史文磊学术成长访谈录
“小”出版,“大”使命 ——陈洁教授访谈录
一、源于热爱始于坚持的理论阅读与实践创新
二、善于发现不断思考的媒介观察与多学科视角
三、秉承数字与人文两大特色的教学理念
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育人追求
学术人生:浙大中文学者访谈录是2023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可先。
得书感谢您对《学术人生:浙大中文学者访谈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