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情绪的来源与自我觉察,深入了解自我,成就最好的自己。
内容简介
自我认识就是逐渐释放潜意识的过程,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隐藏的“真实的自我”,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真实的自我”走进我们的生活,让自己活得更像“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提摩西·威尔逊博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适应性潜意识。在有意识的自我形态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科学的心理手段逐渐释放由感觉、动机支撑的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以实现真实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平衡。本书以《最熟悉的陌生人》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的案例,轻松、简单地展示了威尔逊博士的研究结果,同时总结了一些实用、易于操作的方法,帮助普通大众认识、了解自己。
本书适合希望更加了解自我,让身心更加和谐的读者阅读。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扉页
版权
前言
第一章 我们很难了解自己吗
1.1 抉择很难:你知道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吗
1.1.1 拷问自己的最后时刻:逃跑新娘
1.1.2 利弊VS意愿加权:小西妈妈的新大衣
1.2 头脑中的我和心底的那个我:想独自生活的女友
1.3 揭开很痛:躲进城里的人们
1.3.1 不敢承认的真相:哭醒的夜晚
1.3.2 扭曲的回忆:被欺负的女孩
1.4 接受不易:白领辞职,治好了困扰十年的失眠症
1.5 未经思考的人生:月亮与六便士
1.5.1 平淡的一生:幸福的公务员还是高尚的艺术家
1.5.2 跌宕的一生:富足的经纪人还是贫困的画家
第二章 影响自我的神秘力量
2.1 “神秘人”:多重角色
2.1.1 “学霸”:不费力地学习
2.1.2 守门人:注意选择器
2.1.3 高级顾问:无意识的翻译器
2.1.4 评价者:感觉的判断
2.1.5 领导者:目标设定
2.2 谁会赢:驾驭灵魂的马车
2.2.1 共处之道:24重人格
2.2.2 控制机制:两种力量的对决
2.2.3 理智与情感:骑象人和大象
2.3 朋友还是敌人:两个自我
2.3.1 我是谁:真实的面目
2.3.2 接受还是反抗:萨曼莎害怕亲密关系
2.4 释放潜能:焕然一新的女同事
第三章 真实地感觉自己
3.1 我们的错觉:错误的诚实
3.1.1 难以正确认识的潜意识感觉:感觉会骗人吗
3.1.2 相反的情绪:伊丽莎白讨厌达西先生
3.2 为何如此感觉
3.2.1 潜意识的三种特殊措施:抑制、忽视、掩盖
3.2.2 自圆其说:爱在桥上
3.3 认识自己的倾向
3.3.1 高估的幸福:赢彩票的人
3.3.2 高估的痛苦:丧母后不再和朋友吃饭
3.3.3 事后诸葛亮:老年痴呆症的幸福
3.4 直觉可以相信吗:儿子的女朋友
4.1 早期家庭经历: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
4.1.1 爱与关注:长长的黑走廊
4.1.2 创伤性事件:不努力的借口还是无法回避的伤痛
4.2 潜意识的线索:梦和白日梦
4.2.1 梦的含义:密码交流游戏
4.2.2 白日梦系列:心灵的散步
4.3 过度自省于事无补
4.3.1 有益的自省:记录情绪的体验
4.3.2 过度自省:令人抑郁的沉思
第五章 镜中我:借助外部世界了解自我
5.1 别人眼中的自己:高冷还是害羞
5.1.1 可以避免的悲剧:马蒂尔德的项链
5.1.2 谁的看法更准确:我会为慈善活动买鲜花吗
5.1.3 积极幻想:要根据别人的评价修正自我吗
5.2 受影响的判断:不知不觉的选择
5.2.1 潜在的影响:沉睡者效应
5.2.2 无意识偏见:掏枪的警察
5.3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5.3.1 心理学报告的价值:我们是普通人吗
5.3.2 经典的人格测验:哪一种适合你
第六章 我的人生我做主
6.1 “完美自我”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自我
6.1.1 最好的定义:因为二脚趾长而自卑的大姐大
6.1.2 夸父逐日:本来很美的明星为什么要多次整容
6.2 完整的传记:不缺憾的人生
6.2.1 填充有益叙事:鸡爪和铁锹有什么关系
6.2.2 连贯性自我叙事:篡改记忆的人们
6.3 传记的修改权:自我实现
6.3.1 改变叙事的可能性:可能的自我
6.3.2 传记的目标:平静内心
第七章 成就最好的自己
7.1 超越自卑:从病小孩到心理大师
7.2 最好的目标:朝圣之路
7.2.1 拖延是罪吗:我们为什么要拖延
7.2.2 南辕不北辙:目标一致最快乐
7.2.3 可操作目标: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
7.3 拥抱自己
7.3.1 观照:我看见我自己
7.3.2 悦纳:接受所有的自己
7.3.3 榜样:模仿最好的自己
后记
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最熟悉的陌生人解析版)是2016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锦。
得书感谢您对《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最熟悉的陌生人解析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