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获奖著作,深入剖析两个马克思观点。

内容简介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著作,它通过阐述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阐释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实际历程,对西方“马克思学”关于两个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有说服力的反驳。获《光明日报》“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黑格尔主义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出发点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马克思与黑格尔主义

第三节 《博士论文》 马克思的革命民主主义观点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

第二章 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同客观现实的冲突 马克思思想的新飞跃

第一节 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的信仰“危机” 对黑格尔哲学的第一次倒戈

第三节 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和力量

第三章 转向费尔巴哈 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影响

第二节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

第三节 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反对施蒂纳 彻底粉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第四章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过渡 清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第一节 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

第二节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和马克思的“真正的人道主义”

第三节 突破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局限 异化劳动理论的确立

第四节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科学世界观的诞生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实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的科学阐述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的发现

第四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的创立

第五节 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 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结束语 马克思真正“成为马克思”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先达。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早期汉语《圣经》对勘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一部对早期汉语《圣经》进行对勘研究的专著。本书从汉语《圣经》中最早的三个版本——阳玛诺的《圣经直解》(1636)、白日昇与徐若翰的汉语《圣经》(1707)、贺清泰的《古新圣经》(1803)入手,以对勘的方法将三部手稿四福音书经文与拉丁文《圣经》内容进行字句对照,从翻译、新词等角度,探求每部手稿的翻译策略、词语创新等问题,力求还原早期汉语《圣经》史的发展脉络,并论及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重写现代性——利奥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研究利奥塔这位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早中期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及其转变的过程,从二战后到1970年代这段期间里,利奥塔的思想经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思想的转变。利奥塔首先是从萨特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解释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逻辑,也就是试图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之外寻找资本主义批判的道路,此时现象学、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利奥塔那里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法国历史和思想情境的研究和对利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戴震哲学思想新探:以戴震为中心的乾嘉学术及其现代性研究 电子书
本书汇集国内哲学研究领域关于“戴震哲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加文·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的介绍。加文·科琴试图把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分析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科学理论、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论的实践哲学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技术哲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