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债券市场建设(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丛书)

现代债券市场建设(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分析介绍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设情况。

内容简介

我国现代化债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债券市场在现有的巨大发展上改革创新、进一步改善。

本书在规范性框架的视角下,重点分析了中国债券市场结构、构建了定量化的债券市场质量评价指标、中国债券市场分割和互联互通问题、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登记和托管)、债券市场违约处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债券市场的税收和对外开放以及绿色债券市场等九个重点领域和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类承曜,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监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与财政金融的作用

前言

第一章 债券市场的功能和发展

一、 债券市场的本质功能

二、 债券市场发展简史

三、 债券市场发展的逻辑

四、 债券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章 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情况与结构分析

一、 我国债券市场概览

二、 我国债券市场结构分析

(一)产品结构分析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三、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三章 债券市场质量评价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一、 指标体系

(一)流动性

(二)波动性

(三)有效性

(四)开放度

二、 债券市场质量评价总指标编制

(一)利率债总指数

(二)信用债总指数

(三)附表:开放度总指标

第四章 中国债券市场分割与互联互通

一、 我国债券市场分割的历史溯源与逻辑分析

二、 债券市场从分割趋向于互联互通

(一)法律体系

(二)监管体系

(三)金融基础设施的分割

(四)发行和交易体系分割

三、 构建统一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债券市场登记和托管

一、 债券登记、债券托管的基本概念

(一)债券登记

(二)债券托管

(三)债券登记和债券托管的关系

二、 债券登记托管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无纸化改变了债券登记、托管的形式

(二)债券登记、托管由分散走向集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我国债券市场登记托管体制的发展历程

三、 坚持和巩固中央登记托管制度

(一)中央登记托管的含义

(二)中央登记托管在我国债券市场的实践

(三)坚持以一级托管为主的中央登记托管

四、 构建“中央确权与穿透监管”框架内的多层级托管体系

第六章 债券违约处置的问题、成因和对策

一、 债券违约处置的方式和面临的问题

二、 影响信用债违约的因素分析

三、 债券违约的特征事实

四、 解决债券违约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第七章 国债税收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 国债的免税效应降低了国债的流动性

二、 国债利息免税导致的价格扭曲

(一)国债和国开债税后收益率的比较

(二)对新券和老券因税收差异所导致的价格扭曲

三、 税收制度如何影响金融机构债券的投资决策

四、 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的最终效果和相关国际经验比较

五、 优化国债税收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逻辑、历史和未来趋势

一、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逻辑

二、 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回顾

(一)初期起步阶段(2000—2010年)

(二)中期稳步推进阶段(2010—2017年)

(三)全面开放阶段(2017年至今)

三、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

四、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 加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第九章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

一、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信用评级的定义及起源

(二)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起步期

(三)信用评级行业的调整阵痛期

(四)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成熟期

二、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分析

(一)评级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二)信用评级结果分布高度集中

(三)外资评级机构稳妥有序入场

(四)评级付费模式改革积极探索

(五)评级监管制度框架逐步完善

三、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评级虚高”现象较为突出

(二)评级机构付费模式相对单一

(三)信用评级信息质量有待提升

(四)信用评级机构乱象时有发生

四、 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

(一)改进评级方法流程,提升信用评级质量

(二)健全评级监管制度,优化评级生态环境

(三)完善评级机构治理,确保评级独立合规

(四)强化违规惩戒机制,维护评级行业秩序

第十章 绿色债券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 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特征

(一)绿债发行规模与承担的使命不匹配

(二)绿色债券的行业特点和趋势

(三)绿色债券以高评级为主,发债主体以国企为主

(四)债券久期以中长期为主

二、 我国绿色债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外绿色债券标准存在差异,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完备

(二)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优势不明显

(三)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

三、 对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现代债券市场建设(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丛书)是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类承曜。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债券市场建设(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社会组织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电子书
如今,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立我国社会组织人才服务体系、保障社会组织人才队伍有序健康发展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重中之重。
工业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电子书
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以工业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为主线,着重关注工业企业品牌文化的设计、传播与管理。
现代医院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性、指导性、操作性的统一。
公司的再造:金融市场与中国企业的现代转型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中国企业成功转型背后的制度性、结构性因素。
政府预算绩效指标框架和指标库建设研究 电子书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多次提出进行绩效预算改革,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但目前预算绩效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积淀与共同治理结构的制度支撑,预算绩效评价仍停留于零散的、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修修补补,其中某些关键性的“节点”,即使是政策制定者也未能参通解透。而整个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指标的设计。面对进一步推行绩效预算这一涉及到财政基本理论、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