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文言语法体系的专著。
内容简介
全书除“导论”外,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文法概述”是就古今汉语语法现象相同的一面所阐述的文言语法框架;
第二至第八章是就古今汉语语法现象不同的一面,分别论述其实词转化、代词和副词、介词和连词、助词、词组、单句、宾语位置等方面的各种特异表述;
第九、第十两章分别论析文言中的复句与句群;
最后两章则阐明文言句法中的词语省略、古文标点、疑难例句辨析以及旧体诗词的句法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白兆麟,1937年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近30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弁言
一
二
三
导论
一、文法和语法
二、教学语法和专家语法
三、语法体系和语法格局
四、汉语固有的民族特性
第一章 文法概述
第一节 词素和词
第二节 词类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四、数词
五、量词
六、代词
七、副词
八、介词
九、连词
十、助词
十一、叹词
第三节 词组
第四节 句子
第二章 文言实词的转化
第一节 对实词转化的各种解说
一、古代训诂家的训释
二、清代以来学者的解说
三、兼类与活用的区别
第二节 实词转化的类别与格式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数词用作动词
五、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六、名词、动词用作状语
第三节 实词转化的鉴别原则与解决途径
一、鉴别原则
二、解决途径
第三章 代词和副词
第一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谁何”解析
第二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数量副词
四、时间副词
五、否定副词
六、情态副词
七、敬谦副词
八、称代副词
第四章 介词和连词
第一节 介词
一、时地介词
二、方式介词
三、原因介词
四、对象介词
五、几个重要的介词
第二节 连词
一、连词的类别
二、几个重要的连词
第五章 助词
第一节 结构助词
一、者
二、所
三、之
四、“而”和“以”
第二节 语气助词
一、句首语气助词
二、句中语气助词
三、句尾语气助词
第三节 衬音助词
第六章 词组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加“之”的主谓词组
第二节 凝固的动词性词组
第三节 隐含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第四节 定语后置的偏正词组
第五节 名词性的“者”字词组
第六节 名词性的“所”字词组
第七章 宾语的位置与性质
第一节 叙述句宾语前置
第二节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第三节 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第四节 其他情况下宾语前置
第五节 宾语的性质
一、一般宾语
二、特殊宾语
第八章 单句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判断句式
第二节 被动句式
第三节 动量句式
第四节 兼语句式
一、使令式
二、拜为式
三、命名式
四、“有”字式
五、以为式
第五节 疑问句式
一、“不亦……乎”
二、“何……之有?”
三、“……何也”,“……何哉”
四、“何以……为”,“何……为”
第九章 复句
第一节 等立复句
一、并列复句
二、对比复句
三、顺承复句
四、选择复句
五、进层复句
第二节 主从复句
一、时间复句
二、目的复句
三、因果复句
四、假设复句
第三节 交结复句
一、转折复句
二、让步复句
三、总分复句
四、按断复句
第十章 多重复句与句组
第一节 多重复句
一、并列式多重复句
二、对比式多重复句
三、顺承式多重复句
四、选择式多重复句
五、进层式多重复句
六、时间式多重复句
七、目的式多重复句
八、因果式多重复句
九、假设式多重复句
十、转折式多重复句
十一、让步式多重复句
十二、总分式多重复句
十三、按断式多重复句
第二节 句组
第十一章 词语省略与古文标点
第一节 词语的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二、谓语的省略
三、动词宾语和兼语的省略
四、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五、其他省略
第二节 古文的标点
一、反复考察词义
二、进行语法分析
三、参考文意情理
四、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第三节 句法逻辑与古籍标点
一、并列复句
二、顺承复句
三、按断复句
四、转折复句
五、因果复句
六、假设复句
第十二章 疑难例句与旧体诗词
第一节 疑难例句辨析
第二节 旧体诗词解读
一、句子的省略和紧缩
二、名词语的排列
三、语序的更动
四、关于声律句读
主要参考书目
新著汉语文法是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白兆麟。
得书感谢您对《新著汉语文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