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汉语文法

新著汉语文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文言语法体系的专著。

内容简介

全书除“导论”外,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文法概述”是就古今汉语语法现象相同的一面所阐述的文言语法框架;

第二至第八章是就古今汉语语法现象不同的一面,分别论述其实词转化、代词和副词、介词和连词、助词、词组、单句、宾语位置等方面的各种特异表述;

第九、第十两章分别论析文言中的复句与句群;

最后两章则阐明文言句法中的词语省略、古文标点、疑难例句辨析以及旧体诗词的句法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白兆麟,1937年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近30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弁言

导论

一、文法和语法

二、教学语法和专家语法

三、语法体系和语法格局

四、汉语固有的民族特性

第一章 文法概述

第一节 词素和词

第二节 词类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四、数词

五、量词

六、代词

七、副词

八、介词

九、连词

十、助词

十一、叹词

第三节 词组

第四节 句子

第二章 文言实词的转化

第一节 对实词转化的各种解说

一、古代训诂家的训释

二、清代以来学者的解说

三、兼类与活用的区别

第二节 实词转化的类别与格式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数词用作动词

五、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六、名词、动词用作状语

第三节 实词转化的鉴别原则与解决途径

一、鉴别原则

二、解决途径

第三章 代词和副词

第一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谁何”解析

第二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数量副词

四、时间副词

五、否定副词

六、情态副词

七、敬谦副词

八、称代副词

第四章 介词和连词

第一节 介词

一、时地介词

二、方式介词

三、原因介词

四、对象介词

五、几个重要的介词

第二节 连词

一、连词的类别

二、几个重要的连词

第五章 助词

第一节 结构助词

一、者

二、所

三、之

四、“而”和“以”

第二节 语气助词

一、句首语气助词

二、句中语气助词

三、句尾语气助词

第三节 衬音助词

第六章 词组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加“之”的主谓词组

第二节 凝固的动词性词组

第三节 隐含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第四节 定语后置的偏正词组

第五节 名词性的“者”字词组

第六节 名词性的“所”字词组

第七章 宾语的位置与性质

第一节 叙述句宾语前置

第二节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第三节 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第四节 其他情况下宾语前置

第五节 宾语的性质

一、一般宾语

二、特殊宾语

第八章 单句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判断句式

第二节 被动句式

第三节 动量句式

第四节 兼语句式

一、使令式

二、拜为式

三、命名式

四、“有”字式

五、以为式

第五节 疑问句式

一、“不亦……乎”

二、“何……之有?”

三、“……何也”,“……何哉”

四、“何以……为”,“何……为”

第九章 复句

第一节 等立复句

一、并列复句

二、对比复句

三、顺承复句

四、选择复句

五、进层复句

第二节 主从复句

一、时间复句

二、目的复句

三、因果复句

四、假设复句

第三节 交结复句

一、转折复句

二、让步复句

三、总分复句

四、按断复句

第十章 多重复句与句组

第一节 多重复句

一、并列式多重复句

二、对比式多重复句

三、顺承式多重复句

四、选择式多重复句

五、进层式多重复句

六、时间式多重复句

七、目的式多重复句

八、因果式多重复句

九、假设式多重复句

十、转折式多重复句

十一、让步式多重复句

十二、总分式多重复句

十三、按断式多重复句

第二节 句组

第十一章 词语省略与古文标点

第一节 词语的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二、谓语的省略

三、动词宾语和兼语的省略

四、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五、其他省略

第二节 古文的标点

一、反复考察词义

二、进行语法分析

三、参考文意情理

四、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第三节 句法逻辑与古籍标点

一、并列复句

二、顺承复句

三、按断复句

四、转折复句

五、因果复句

六、假设复句

第十二章 疑难例句与旧体诗词

第一节 疑难例句辨析

第二节 旧体诗词解读

一、句子的省略和紧缩

二、名词语的排列

三、语序的更动

四、关于声律句读

主要参考书目

新著汉语文法是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白兆麟。

得书感谢您对《新著汉语文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克敬之满蒙汉语教学手稿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退休教授王庆丰收集整理的克敬之先生满蒙汉语教学手稿,包括满蒙文语音教学、满文语法教学、满文词汇教学、满汉教学翻译手稿。这些手稿,可以称得上“价值连城”,非常珍贵。克敬之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被中国科学院满文班聘为高级满文教授,当时他为满文班编写过有关教材的手稿等珍贵资料一直保存在他的学生王庆丰先生手中。王先生受克敬之家人委托,整理出版克先生珍贵教学手稿。
现代汉语形义错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第一章主要对形义错配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我的研究构想。第二章详细讨论“V-得”结构以及由其带来的形义错配现象。第三章继续讨论动补结构限制宾语现象,主要涉及V-V动结式的本质,V-V动结式限制宾语现象,以及动补结构的历史来源问题。第四章为具体操作,从韵律语法的视角探索“的”的本质以及形义错配的形成机制。第五章讨论宾语定化及相关结构的句法特点,揭示VO复杂动词的宾语是如何成
现代汉语合偶词研究 电子书
为什么“伟大+改革”“实况+转播”这样的搭配协调自然,“伟大+改”“实况+播”这样的搭配却别扭不通?本书作者从语言学专业角度,为您剖析上述语法现象背后的奥秘。作者以1517个合偶词为基础,提出并论证合偶词必须“双+双”使用的四大动因,揭示轻动词述宾合偶、状中合偶、主谓合偶、定中合偶这四类合偶结构的韵律本质和语体本质,充分论证合偶词是韵律、语法和语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合
汉语语法范畴间的互动机制 电子书
本选择语法中的疑问、比较、否定等几大基本范畴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构形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构形的主要作用则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但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