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究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关系,阐释了现代汉语及其传播在新诗发生期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作用与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现代汉语白话、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形式建构中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分析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称形式、分行形式、节奏形态、科学思潮与现代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关系。

本书旨在从现代汉语诗学、语言学、传播学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深化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学理探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中国现代诗歌

第一章 现代白话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

一 中国诗歌语言变革的历史语境

二 现代白话构成了新诗语言的基础

三 现代汉语语义关系改变了汉语诗歌的思维方式

四 现代诗歌语言重新建构了新诗形式与新诗趣味

第二章 汉语虚词与新诗形式变革

一 现代汉语虚词入诗的历史语境

二 现代汉语虚词入诗引发新诗语言变化

三 现代汉语虚词与新诗形式变革

(一)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与新的诗歌句法的形成

(二)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与现代汉语诗歌自由体形式的形成

(三)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与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新构型

四 现代汉语虚词与新诗表意功能的嬗变

第三章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与中国现代诗歌

一 现代人称代词在诗歌中大量入诗的历史契机

二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中的演变与表意功能

三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大量入诗带来的现代诗歌形式变化

(一)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大量入诗促进了现代诗歌散文化句法形式的形成

(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大量入诗对现代诗歌自由诗体建构的作用

(三)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大量入诗对现代诗歌节奏的影响

第四章 “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

一 新诗散文化的缘起

二 白话语体、自由诗体与散文化

三 自然音节与散文化

四 现代诗思与散文化

第五章 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

一 “对仗”与“对称”

二 对称与新诗形式探索

三 对称与新诗节奏实验

四 对称与新诗诗意建构

五 新诗对称的精神向度

第六章 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

一 现代诗歌分行的缘起与内涵

二 分行与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成

三 分行与现代诗歌视觉图像的美感呈现

四 分行与现代诗歌自由诗体的建构

第七章 二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音节诗学

一 白话新诗派的自然音节论

二 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论

三 新格律诗派的调和音节论

第八章 科学思潮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变革

一 清末民初的科学思潮与诗歌形式变革的历史语境

二 科学思潮与诗歌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 科学思潮与诗歌语言的现代变革

四 科学思潮与诗歌形式变革

第九章 现代汉语白话与现代诗歌形式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 语言变革与新诗的发生

二 现代白话与古代诗歌传统

三 现代白话与外来诗歌资源

四 现代白话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

第十章 中国现代诗歌分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一 分行与现代诗歌形式及其审美体验

(一)分行规定了现代诗歌新的诗形

(二)分行赋予现代诗歌形式新的审美体验

二 分行与现代诗歌节奏建构

三 分行与现代诗歌跨行艺术实践

第十一章 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

一 历时描述的进化观与诗歌历史生态的多样性

二 规律的寻找与非规律性历史样态的复杂性

三 流派的整体观与个体独特性

四 诗学阐释与文本解读的离合

五 诗化的心灵史与艺术化的诗史

第十二章 五四时期文白论争中的中间派

一 渐进派的“文白”观

(一)渐进派态度转变的过程

(二)渐进派对文言和白话关系的认识

(三)渐进派的“文白”诗歌观

(四)渐进派与保守派的异同

二 改良派的“文白”观

(一)改良派对文言和白话的态度

(二)改良派的白话建设观

(三)改良派与渐进派的比较

三 “五四”“文白”论争中中间派与激进派的历史评价

(一)“文白”论争中中间派与激进派的思想异同

(二)“文白”论争中中间派与激进派论争的意义

(三)“文白”论争中中间派与激进派论争的问题与反思

第十三章 五四新诗集序跋与新诗初期形象的建构

一 标举现代白话为新诗语言正宗,为中国诗歌形象置换新颜

二 主张说真话,为白话新诗形象铸就新灵魂

三 倡导自然节奏,为新诗形象输入生命新活力

四 力主以文为诗,为新诗开拓新天地

第十四章 新诗语言诗学传统及其当代启示

一 新文学传统与新诗语言诗学传统

二 言之有物的真诗品格

三 言文合一的现代语态

四 言意协调的自由诗体

参考文献

后记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泽龙。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电子书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动物生态文学与神秘叙事编、植物生态文学与神秘思想叙述编、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化观念编。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中国历代文化名家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电子书
本书是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对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的研究性作品。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从吴敬梓的生平、小说、文论、交游、儒生情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吴敬梓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贯穿他一生的儒生情怀,阐明了他小说作品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人及社会的深刻影响,能为后人了解、研究吴敬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