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框架、路径与案例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框架、路径与案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乡村振兴的多面性,必然需要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乡村振兴支撑机制、在地资源利用、发展型组织建设、农业经营能力提升等维度,考察了企业、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和所面临的困难。本书还考察了数字化时代乡村振兴的机会与前景,并以县域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县级乡村振兴体系的基本架构。

本书纳入了多个案例,并特别关注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全球顶尖的信息技术企业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吕程平,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研究部主任,山西省大宁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经济部研究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治理、技术社会学。在《管理世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人民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人民网等媒体发表公共管理、地方治理方向文章数十篇。

长期从事当代乡村振兴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多地乡村振兴及基层治理研究项目,为广东、浙江、山西、山东、贵州、河北等地政府提供区域发展和政策咨询服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企业支持乡村振兴

第一节 企业参与乡村建设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企业推动乡村发展

第三节 深入思考的方向

第二章 社会组织支持乡村振兴

第一节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人才建设

第三节 乡村发展路径支持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的乡村振兴

第一节 智能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

第三节 数字化乡村治理的三个层次

第四章 “乡村人才振兴”与职业农民兴起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第二节 引入乡村振兴人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职业农民的兴起:价值观与市场方式的更新

第五章 “多维一体”的县域乡村振兴体系

第一节 组织振兴与集体资产运营“双层结构”

第二节 产业振兴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人才振兴拉动乡村振兴

第四节 生态振兴“联动”县域整体发展

下篇

案例一 SAP支持乡村振兴

一 SAP“全环节”支撑农业数字化转型

二 SAP支持乡村人才振兴

案例二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电商扶贫项目

一 开创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

二 探索多方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案例三 碧乡公司支持乡村振兴

一 碧桂园集团参与乡村振兴的初心

二 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

三 参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四 参与成效

案例四 星巴克云南综合扶贫计划

一 公司愿景

二 基本情况

三 项目内容

四 与本地共成长

五 与本地资源对接情况

案例五 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D镇L村的经验

一 D镇社会治理:现状与制度分析

二 L村基层治理现状

三 L村的旅游发展与人文资源

四 对L村发展的思考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框架、路径与案例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吕程平。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框架、路径与案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协商自治·社区治理:学者参与社区实验的案例 电子书
《协商自治·社区治理:学者参与社区实验的案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几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抗争政治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乡村秩序的裂变与重建:企业与社会的“双向嵌入”(田野中国) 电子书
乡村民营企业的兴起对乡村秩序有哪些冲击和影响,乡村的秩序如何重建?
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电子书
本书结合大量数据,从多方面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