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史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朱佳木论文集: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

内容简介

书稿为朱佳木同志近20年关于改革开放诸多问题以及中国当代政治、历史等重大问题在公开媒体发表的文章以及重要讲话。正值我国几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论文集的汇结对于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改革开放的起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

一 三中全会及此前中央工作会议的成果和特点与转折的由来

二 三中全会及此前中央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与转折的必然性

三 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与转折的性质

邓小平与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考

关于“在计划经济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的提出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含义

关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

关于“鸟”与“笼子”的比喻

陈云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一 率先在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邓小平复出的问题,加快了邓小平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的进度,为启动改革开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 带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必须解决一系列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为扭转会议方向,使其最终成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竭力主张并成功领导了第二次国民经济调整,为改革开放在相对宽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展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率先提出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应由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部分经济组成的思想,为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思想引导的重要作用

五 较早表态支持安徽等地包产到户的做法,为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 率先提出对外开放也可以到国外投资办厂的主张,为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走出去”战略、优化开放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七 强调处理好积极改革与稳步改革、搞活经济与宏观控制的关系,为使改革开放健康、持续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 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给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 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及民主的制度化,为使改革向政治体制延伸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十 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警惕改革开放中的消极东西、坚持理想信念、维护良好党风,为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的陈云与邓小平

关系之一:携手启动改革开放

关系之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相互支持、配合和补充

关系之三:在分歧面前以改革开放大局为重

陈云与邓小平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系

胡乔木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本质和方向

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 基本纲领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基本状况的准确把握

二 基本纲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过程中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

三 基本纲领和党的最高纲领是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两大依据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客观需要

二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把全党全国人民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应对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与挑战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二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内外条件

“不问姓社姓资”是一种曲解

政治体制改革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一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二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政治体制改革在促进党的自身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依法治国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观察当代中国的方法

一 历史地观察当代中国

二 全面地观察当代中国

三 发展地观察当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及其前进方向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的认识过程

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性的根据

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四 关于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对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关系的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

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或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必然产物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对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正确反映

三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与和平和发展成为国际突出问题的时代特征共同构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依据

共产党执政后还要不要革命以及当今时代的性质

中国道路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意义

一 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的变化

二 关于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三 关于党的指导理论的新成果

四 关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新布局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争取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伟大胜利

在这50年里,中国取得了真正的完全的国家独立,并且成功地维护了主权和民族尊严,挫败了外国侵略势力和扩张势力对中国进行的孤立、封锁、干涉和挑衅

在这50年里,中国彻底结束了一盘散沙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和各民族的和睦相处

在这50年里,中国人民特别是过去一直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农民彻底翻了身,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受到从未有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

在这50年里,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100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在一个有着12亿人口、家底薄、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里,正在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获得完全的独立,使绝大部分领土获得统一,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获得民主,使中华民族获得初步的繁荣昌盛。这是历史得出的结论

新中国60年的历史是一个光辉的整体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既有区别也有连续性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对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前取得的建设成就是那段历史的主流

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相互关系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一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29年的失误和错误

二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29年对改革开放的意义

三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29年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现实可能

二 后30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和不断发展

三 两个30年的内在统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整形态

正确认识新中国两个30年的关系

一 前30年是后30年的基础

二 后30年是对前30年的超越

三 前后两个30年是内在的统一整体

新中国的65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视角

从现实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新中国头30年历史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社会主义

从未来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新认识新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

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核心

一 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核心内容

二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我们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历次经验总结中的主要结论

三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的最大优势所在

四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结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攻击的焦点

五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脱离是苏共下台、苏联解体的最大教训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一 关于不要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二 关于多搞一些“三资”企业与做强做大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系

三 关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关系

四 关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五 关于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与坚持“两手抓”的关系

六 关于不搞争论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关系

七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培养接班人的关系

八 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曲折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的关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把握好的三对重要关系

既要深化改革又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既要调动资本的活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法律的明确规定

三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

四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五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陈云与改革开放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陈云的思想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研究陈云对外开放思想的方法

一 研究陈云对外开放思想,要放到陈云经济思想的整体中研究

二 研究陈云对外开放思想,要注重研究形成的背景和特点

三 研究陈云对外开放思想,要善于领会精神实质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研究新中国历史经验应当注意的几个方法问题

一 既要研究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验,又要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联系起来研究

二 既要研究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历史经验,又要从宏观层面对历史经验作综合的研究

三 既要研究新中国历史中的成功经验,又要注意对失误和挫折的经验进行研究

四 既要用今天的眼光研究新中国历史的经验,又要把经验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研究

贯通总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

一 贯通总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 贯通总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经验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三 贯通总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

新时代与改革开放航向的校准

一 关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方法论

二 关于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关于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

四 关于改革开放的立足点

五 关于改革开放的自主性

六 关于改革开放中的党风和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史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佳木。

得书感谢您对《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电子书
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领域经典论文集。
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景观 电子书
本书是文学传记《浮生如梦――蔡东藩传》后续的学术研究性著作,着重研究蔡东藩的生平与著述、思想与历史演义特征,厘清了过往蔡东藩研究中的许多讹误之处,并首次从教育观、道德观、政治观、历史观四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蔡东藩的思想观念;从历史演义观、历史演义的编撰目的、《历朝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史料处理办法及文笔运用等七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蔡东藩历史演义自具一格的特色。
海口史 电子书
海口一直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南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汉武帝在此设立珠崖郡,海口便开启了封建化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海南的统治范围仅局限在琼北地区。隋唐时期重新在海南全面设置郡县,海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汉族移民大量增加。宋代至清代,由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影响,海口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海口的社会、经济等领域更是呈现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
屯昌史 电子书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古为屯兵之地,后发展为圩镇,因名。屯昌县处于独特的“三重政治边缘”,因地缘环境和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出意义别致的“熟黎”文化,历史上为琼岛汉、黎文化圈的过渡带。审视屯昌历史的发生与发展,可视为整个海南岛汉、黎族群间民族大融合的缩影,虽非跌宕起伏,却也精彩纷呈。海南建省之后,屯昌县以“能源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显现出与海南岛其他市县不同的发展模式。
琼中史 电子书
梳理并论述了海南岛琼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