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青年人的疲惫与无奈,是整个时代的伤疤。

内容简介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揭示了一个久被遮蔽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青年人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越来越没有热情,而这种倦怠感有逐步扩散的趋势。本书聚焦于“倦怠”,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与研究数据,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等,进而对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各类青年就业问题进行考察,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进行探讨:新经济背景下,“工作”被重新定义,工作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能有效解决倦怠等就业问题?

作者简介

波波夫,《中国新闻周刊》原主笔,关注被科技改变的世界,相信人性光辉的绵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我们并非孤独地倦怠

第1章 迷失:不工作的一代

“窃·格瓦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背后

“三和大神”:“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大神”

韩国“尼特族”:灰尘一样的人生

日本“蛰居族”:永不结束的青春期

朝阳蒙尘,青年脱轨的危险

“垮掉的一代”也能站起来

第2章 怪圈:越年轻越穷,越忙越穷

青贫:从房车蜗居到债务大山

更迭:消失的工作和全新的工作

穷忙,勤奋的悖论

“两怕”:不平等与阶层固化

第3章 闪辞:千禧一代的工作与心灵

职场新人用脚投票

快进人生的必然

别了,铁饭碗

一毕业未必就工作

别让间隔年变味

象牙塔失衡

第4章 倦怠:职场隐形杀手

八小时里被忽略的和被压抑的

都是压力惹的祸?

千禧一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永远在线,温柔的数字化杀手

坠入深渊,从倦怠、抑郁到自杀

走出迷城

第5章 反抗与陷阱:青年社畜大逃杀

“996”:数字时代的奴隶制?

零工经济:新型雇佣关系的坍塌

共享员工:共享经济的余晖

斜杠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居家办公,看上去很美

数字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逃离朝九晚五,一个美国青年的乌托邦试验

第6章 未来:新技术和新青年共同塑造的明天

办公室还有未来吗?

人工智能:工作的朋友还是敌人?

消失的边界:数字时代的工作、生活与身份

在不确定的世界,稳住自己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是2020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波波夫。

得书感谢您对《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对50后、60后、70后和80后成年轨迹的比较,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年轨迹的变化,关注成年轨迹的阶层分化特征。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3辑)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医疗社会工作,涉及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团队研究等方面。
隐藏的本能:探索人类行为新模式 电子书
五种元世界观,带你探索生物本能,探寻人类行为背后的奥秘。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禁毒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等话题。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3辑) 电子书
重建社会信任我国当下社会心理建设的最重要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