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

莱茵河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梳理莱茵河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傲骨莱茵河两岸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的内在因素,借此警示并预见隔河相望的法德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内容简介

《莱茵河》初版于1935年,历来并不被学界视为他的名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尤其在后冷战时期,各国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世代敌对的法国与德国都面临着重新认识和处理两国关系的现实。此时,人们想到了费弗尔的这部富有远见的史学著作,因为,费弗尔在法德两国复仇心态十分浓重的二战前夕,就以其超时代的真知灼见指出,莱茵河不是法国两国的“天然边界”,而是法德两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友好纽带”。

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虽然未能得到重视,甚至受到冷遇,但如今历时已经证明,他的观点不但完全正确,而且能为各国人民的友好和作出贡献。1997年此书终于重新初版,添入了一些不见于初版的内容。

全书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学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使得这本薄薄的小书,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作者简介

作者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年7月22日生于法国南锡,1956年9月11日辞世,是年鉴学派的创始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超时代的真知灼见

告读者

介绍

一部应邀撰写之作的故事

《为莱茵河而战》

批判莱茵河神话

一部包含两个维度的著作

《莱茵河》以及法国和外国对此书的态度

1953年后记

莱茵河,欧洲的河流

1935年版序言

第一章 莱茵河的三个题目

Ⅰ. 通道:一条大河的形成

Ⅱ. 天然边界

Ⅲ. 两个种族之间的莱茵河

第二章 三个形象,三种酵母

Ⅰ. 罗马化地区

Ⅱ. 蛮族

Ⅲ. 教会

第三章 从城邦到国家

Ⅰ. 莱茵河城市

Ⅱ. 从城市到君主

Ⅲ. 走向两个民族间的莱茵河

第四章 一条边界是如何形成和消失的

Ⅰ. 莱茵河:从法国的界河到法兰西帝国的河流

Ⅱ. 莱茵河:从德意志的界河到德国的河流

结束语 回眸往昔

附录

Ⅰ. 第一版(1931年)结束语

Ⅱ. 关于莱茵河经济史的若干思考(1953年)

Ⅲ. 皮特·舍特勒拟定的补充书目

参考书目

1. 通史

2. 历史地理和地理环境

3. 莱茵河的三个题目

4. 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

5. 罗马化地区

6. 蛮族

7. 教会

8. 城市

9. 诸侯

10.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帝国

11. 1814-1914

莱茵河是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法] 吕西安·费弗尔。

得书感谢您对《莱茵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