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雩之境: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研究

舞雩之境: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宗白华、鲁迅、廖青主、刘海粟、辜鸿铭、梁漱溟、冯友兰等人关于艺术(审美)本体论和超越性价值论的相关思想,全面考察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的发生谱系、发展过程、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重点聚焦三组关系,即儒家心性之学与西方现代艺术形上学的碰撞和融合关系、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对新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影响和生成关系、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与儒家修身工夫论之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冯学勤,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动画艺术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论

第一章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的发端

第一节 王国维艺术形上学思想的发生背景

第二节 “风乎舞雩”:王国维“境界说”的形上之思

第三节 “境界”的儒学内核及其超越性价值

第二章 “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的激越命题

第一节 美学与美术:涵养心性之学的中国现代变体

第二节 “超脱”与“普遍”:“以美育代宗教”的本土文化立基

第三节 “以美育代宗教”的超越指向:作为审美境界的中庸境界

第三章 从“主静”到“主观”:中国艺术形上学思想与儒家修身工夫的谱系关联

第一节 “主静出倪”与“悠游之趣”:梁启超的儒家静坐法谱系

第二节 从《惟心》到《德育鉴》:梁启超对心学静坐法的发展

第三节 “主观派”:作为艺术和审美体验的静坐

第四节 “美之为物”与“趣味教育”:儒家静坐传统与艺术形上学体验

第五节 艺术形上学与微身体验:传统静坐法的当代发展路径

第四章 “生生的节奏”: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的典范

第一节 “艺术的人生观”:艺术的本土现代性价值论

第二节 “四时自成岁”:中国形上学的艺术化特性

第三节 “生生的节奏”:中国艺术形上学的成熟形态

第五章 酒神还是日神:朱光潜与鲁迅对现代艺术形上学的理解差异

第一节 关于希腊精神“静穆”与“热烈”的争论

第二节 “尼采信徒”对酒神形上学的颠覆

第三节 勇士的艺术形上学

第六章 “传统的叛徒”与“世俗的罪人”:黎青主与刘海粟的艺术形上学思想

第一节 “艺术是生命的表现”:刘海粟的艺术形上学思想

第二节 “上界的神明”:青主的艺术形上学思想

第七章 仁的境界:中国现代新儒学的艺术形上学同题

第一节 辜鸿铭“儒学代宗教”之中的艺术和审美之维

第二节 梁漱溟:从“以道德代宗教”到“以美育代宗教”

第三节 冯友兰的“天地境界”:中国艺术形上学的新理学路径

结语

附录 论动画意识与动画形上学

参考文献

后记

舞雩之境: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研究是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学勤。

得书感谢您对《舞雩之境: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秋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秋之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春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8年春之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秋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秋之卷。
现代汉语合偶词研究 电子书
为什么“伟大+改革”“实况+转播”这样的搭配协调自然,“伟大+改”“实况+播”这样的搭配却别扭不通?本书作者从语言学专业角度,为您剖析上述语法现象背后的奥秘。作者以1517个合偶词为基础,提出并论证合偶词必须“双+双”使用的四大动因,揭示轻动词述宾合偶、状中合偶、主谓合偶、定中合偶这四类合偶结构的韵律本质和语体本质,充分论证合偶词是韵律、语法和语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合
现代汉语形义错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第一章主要对形义错配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我的研究构想。第二章详细讨论“V-得”结构以及由其带来的形义错配现象。第三章继续讨论动补结构限制宾语现象,主要涉及V-V动结式的本质,V-V动结式限制宾语现象,以及动补结构的历史来源问题。第四章为具体操作,从韵律语法的视角探索“的”的本质以及形义错配的形成机制。第五章讨论宾语定化及相关结构的句法特点,揭示VO复杂动词的宾语是如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