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章太炎促使儒学由传统一尊之学向现代一门之学转变的历程,探讨章太炎对上述两大系统的总结、改造乃至重建过程,探讨章太炎对于儒学近代化的贡献,以及章太炎儒学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没有停留在就人论人的水平上,而是把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辩证地结合在一起,指出其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

把章太炎儒学思想融入近代儒学史、中国儒学史中考察,指出章太炎儒学思想自身特点的同时,又看到与近代儒学所存在的共性;注意把握章太炎儒学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关系,以及在他整个思想中的位置。这些有助于较为客观地对章太炎儒学思想作出评价,也有利于深化近代儒学研究和章太炎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致力于20世纪思想文化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一、 承接传统儒学之统绪

(一)清初诸大儒的经世思想

(二)乾嘉学统

(三)浙东学术

(四)师友影响

二、 子学、佛学、西学的汇入

(一)“摭拾诸子”

(二)摄取佛学

(三)“旁采远西”

第二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 “谨守朴学”,随顺旧义

(一)汉学启蒙

(二)经学初创

二、 从“与尊清者游”到“告谢本师”

(一)利用儒学宣传变法维新

(二)“陈说经义,判若冰炭”

(三)论及学派,同而不和

(四)“合中西之言以喻之”

三、 “转俗成真”,趋于成熟

(一)《訄书》重订

(二)“上天以国粹付余”

(三)以佛补儒,以庄证孔

四、 “回真向俗”,“切于人事”

(一)“复取《訄书》增删,更名《检论》”

(二)《菿汉微言》:“回真向俗”“见谛转胜”之作

(三)儒学更加“切于人事”

五、 思想学术,自成体系

(一)晚年对儒学价值的重视

(二)晚年的儒学学术研究

第三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上)

一、 论儒学基本范畴

(一)“儒”、“儒家”与“经师”

(二)“经”、“经学”与“儒学”

二、 儒家经学研究

(一)《春秋》、《左传》研究

(二)《周易》研究

(三)《诗经》研究

(四)《尚书》研究

(五)三《礼》研究

第四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下)

一、 儒学史研究

(一)先秦儒学研究

(二)汉代儒学研究

(三)魏晋南北朝儒学研究

(四)宋明理学研究

(五)清代儒学研究

二、 对儒学学术思想的发展及对学术转型的贡献

(一)对儒学学术思想的发展

(二)对儒学学术转型的贡献

第五章 章太炎对儒家思想的阐释

一、 论天人关系

(一)基本范畴的界定

(二)对传统天道观的冲击

(三)对人道观的改造

二、 论儒家道德

(一)对儒家道德消极因素的批判

(二)对儒家优良道德的转化性继承

(三)对儒家道德的“回归”

三、 论儒学的宗教性问题

(一)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历史考察:儒学不是宗教

(二)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现实回答:不能建立孔教

(三)寻求价值重建的载体:建立新佛教

第六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

一、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改良思潮

(一)改良思潮对其儒学思想的影响

(二)运用儒学批判改良思潮

二、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革命思潮

(一)从经学角度批驳改良思想依托的今文经学

(二)从民族革命角度驳斥改良派的保皇立宪主张

(三)从民主革命角度驳斥改良派的“尊孔”、“复辟”主张

三、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后记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是201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昭军。

得书感谢您对《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金元之际儒学的传承及思想特点:以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金末元初(1220—1300)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的情况,对东平府学兴复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原因,府学师生及其学术渊源,东平学派的思想和学术特点逐一进行了探讨,从而厘清金末元初理学发展的脉络,揭示儒学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本书资料较为丰富,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多有新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电子书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